左膠

泛指在香港有左傾思想或大中華思想人士,但不是指傳統左派(即擺明親中共者)。

左翼思想本為扶助弱勢,主張世界大同,人人平等,本是悲天憫人的崇高理想。但左膠的「膠」在於以各種歪理,把大陸利益置於本土港人之上。由於認為大陸人是受害者,是弱勢,因此主張包容大陸人,及無視香港承受力,主張無限量協助大陸人。實質上有意或無意地為中共殖民香港開路。

左膠先於高鐵事件中冒起,之後於反國教事件、港視發牌、碼頭工潮、新界東北、以至雨傘革命等都「大放異采」,不斷以各種方式瓦解抗爭。

左膠雖一般不認同中共,但普遍同情共產主義思想,期望共產黨醒覺及自行改進。

1. 粗略分類(大部份人屬多於一類):

(1) 「進步」社運青年:

主要人物/團體有:林輝、陳景輝、葉寶琳

讀了一大堆書本上的左翼「論述」,對各種左翼思想如國際主義等琅琅上口,認為資本主義是社會萬惡之源,凡事都以階級鬥爭的角度看待。

(2) 基層社福界:

主要人物/團體有:孔令瑜、社民連、工黨(張超雄)、社區組織協會(何喜華) ...

認定大陸人是弱勢,香港人須不惜一切幫助他們,直至其福利比本土港人好得多仍不滿足。

(3) 離地中產:

主要人物/團體: 主流泛民組織如民主黨、公民黨、支聯會、教協;謝志峰等。

思想好像很西方,經常強調普世價值,要「包容」,但很多卻持有外國護照,香港人要承受大陸殖民的痛苦,他們可隨時走佬。

(4) 大中華膠:

主要人物/團體: 同上、社民連等。

具有強烈民族主義,認為中國必須「統一」,即使這會把人民從文明世界扯進共匪極權統治也在所不惜。很多是八十年代初的「民主回歸派」,支持大陸收回香港。同時一切以中國人優先,因此實質上是右翼法西斯民族主義而不是左翼,但因和上述種種左膠在中共殖民香港問題上同聲同氣,為方便起見,本文將其歸作同類。

(5) 其他:

學者如周保松、何式凝;文人如梁文道曾志豪等。

2. 左膠歪理

左膠歪理層出不窮,見另頁

3. 批評

對左膠一般性的批判主要有以下幾點:(個別事項見各分頁)

(A) 理論方面:

(A.1) 聲稱「普世價值」,「多元包容」,事實上卻是「中國人」優先,事事以中華民族血統出發,其民族主義才是法西斯。例如單程證新移民不用資產審查,「家庭團聚」大過天,幾窮也能來。西方國家絕無此事,甚至香港對非大陸人來港家庭團聚也有資產要求,只有大陸人才自出自入。

陳雲20140127: 提防政治邪教

然而,香港有一套普世價值的辯論,是這樣的:如果我們不關懷境外的弱勢中國人,就是歧視他們,令我們丟失質素,危害我們的公民社會基礎。這三年來,那些為民主派開路的梁文道、葉寶琳、吳志森等人,就是講這些道理。這是道理嗎?這不是道理,而是宗教信仰。因為你質問他們為何不幫助南亞、歐美裔,只是幫助境外的中國弱勢者,他們便改口,說另外一套話:血濃於水、中港融合,建設民主中國。老天啊!這不是誰都包容的普世價值,而是專門庇護本族人的愛國主義啊!

(A.2) 秉承西方左翼傳統,自我憎恨,憎恨香港,認為香港人有資本主義「原罪」。西方白人有所謂 white guilt,即對西方國家過去幾百年殖民剝削非洲等覺得內疚,是以超乎比例的「包容」這些外來者,以自虐來「贖罪」。香港左膠又不是白人,卻幻想自己像白人一樣內疚憐憫大陸人。大中華膠則信奉「香港受益於大陸不幸」論,認為香港於大陸文革等搞得污煙璋氣時,不但沒有受牽連,反而得益,因此覺得香港人欠了大陸人。

(A.3) 把議題抽象化,例如碼頭工人罷工變了反資本主義、全球化; 虛無主義,瓦解常識,不斷問問題,甚至誰是香港人也論述一番,故作高深以排拒他人參與;將矛頭指向制度,散播無力感

無待堂 - 《香港人,不殉善﹗》

「問題來了,他們是主張不去修正的,而是提出一個更大、短期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去「拋疾」人家,斷絕輿論思考、紊亂民眾常識。」

(A.4) 單線思考,例如地產霸權、官商勾結就是最大的邪惡,窮人必然就是正義的,新移民也就理所當然是正義的,反新移民也就是邪惡的。事實上左翼思想一放在一起就會自相矛盾,古今中外皆是如此,例如伊斯蘭教對待女性的問題(見陶傑文章)。也不考慮實際可行性。好心幾乎每次都做壞事。

(B) 行動方式:

(B.1) 抗爭方式被嘲為「可持續失敗社運」,樂於長期處於失敗位置。一來一旦成功,強弱互調,抗爭者成強者,不符左翼支持弱勢的傳統;二來左膠以社運為職業,成功了左膠便無存在需要。因此抗爭方式不求成功,只需看起來像盡了力抗爭,但求失敗得好看,千萬不能真的帶來改變。所以他們經常唱「問誰未發聲」之類的口號,發了聲就夠了。懼怕成功,萬一接近成功,便以「階段性勝利」、「遍地開花」等為藉口草草收場,瓦解運動。也會竭力阻止別人成功,因此要騎劫別人發起的社運。最明顯事例為反國民教育事件及HKTV發牌事件,於反國教一役更「一夜銷兵」。陳雲以此嘲之

地府之聲:今日!我地!成功左!有十萬人包圍政府!大家話係唔係?! (係!~~~) 我地今日係到!就係話俾政府知!群眾既力量!(好~~~~~~) (起歌) 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著吧~~~~

萬一政府略有回應:我們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是不是?只要政府忽視民意,我們會再來的......

左膠常強調改變,實質極抗拒改變。

(B.2) 道德潔癖,「和理非非」式抗爭,為爭取最多人參與(好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 因此採取最溫和方式,也顯得自己站在道德高地。即使令運動成效極微。唱K 等方式純為情緒發洩,反助當權者宣洩民憤。抗爭過程中務求保持身段漂亮,姿態優雅,但求做出來的有視覺效果。形式主義,姿態式社運,次次行禮如儀。

(B.3) 經常販賣悲情,如苦行、絕食等,示弱而不是示威。相信這樣可以「道德感召」乞討政權改變初衷,全然不理對手為史上最邪惡殘暴的政權。本質上和草民只懂三跪九叩渴望父母官體察民情沒有分別。擁抱失敗主義,抱有殉道情結,喜歡搞悲劇英雄式的抗爭。

盧斯達:http://dadazim.com/journal/2014/06/basic-law/

這部苦情家嫂的戲,從屈原跳河到六四學生跪求民主,從公車上書到和平佔中,都是那麽苦情自虐,充滿一種滿有中國特色的苦難神學。要是有人真要作出一點改變,他們反而會群起打壓,因為你阻礙了他們演那一檯苦情家嫂大戲。港中關係重新定位如是、重新反思「六四」對香港意義如是,他們不想拯救自己,他們只想身段漂亮地進棺材。

盧斯達:http://dadazim.com/journal/2014/06/north-east-dooms-day/

「泛民」中人的種種行動,客觀效果都是吹熄少數人的怒火,將事件變成一場悲壯、浪漫、徒勞無功的悲劇。

...

其實這些聲言不遷不拆、大義凜然的人,早已著手幫東北化妝,準備其入殮火化。有網友說明天應該帶金銀衣紙去送東北、送香港的殯。香港還未死的,但是很多人不關心,更早當她死了。他們關心的是自己作為孝子賢孫的身段要美好、要和平、要悲情。他們成立很多關注組、大聯盟,原來不是想救活她,而是想好好睇睇的生葬她。

聚言時報 Polymer fb

左膠每日諗既就係如何輸得漂亮,死得好睇。

(B.4) 經常強調「思考」和「想像」而不是行動,尤其是遇到別人質疑時。例如雨傘革命中周永康說要「拉闊抗爭想像」。更有其他騎呢方式如「小組討論」,在其主持下,不合其意的意見則以無止境的討論耗掉群眾耐性。在HKTV發牌事件中,其小組討論使不少台下民眾「冇癮」離去。

(B.5) 經常以一種居高臨下、睥睨眾生、自命不凡、可憐無知蒼生、很 patronizing 的態度對待其他欲參與抗爭的人士。認為「只有他們懂得如何抗爭」,以他們的「經驗」(失敗經驗!) 和「論述」,有責任去「領導」社運,教其他人如何抗爭,如舉辦「估中訓練營」和「民主教室」等。將抗爭縮小為「精英」的玩意,獨佔社運大旗,不准民眾自行抗爭 (如反國教加入絕食也要他們批准),還會積極阻止市民自行抗爭,以大台壟斷抗爭。民眾唯一的用途就是做啦啦隊支持他們,拍手,讓他們戴光環,自我陶醉。本來這也沒甚麼,要是他們的抗爭方式有效的話;但左膠務求失敗,民眾才被迫自己走出來抗爭。事實上民眾的抗爭方式不論創意與效果都好得多。

盧斯達 fb

為甚麼民主派會賣港呢?因為他們是共匪司徒華培養出來的布爾什維克先鋒黨,他們是一律認為自己掌握先進理論,支教民加上學聯,都是這種體制,這也是他們組織內部高度排他和專制的理由:只有我們懂民主,你們授權給我們搞就好。撐聯者和學聯內部的人,到今日這個田地,仍然是一副天皇老子的模樣,可見他們都是自命先鋒黨的。

(C) 人格方面:

(C.1) 年青「社運明星」 本身家境富裕,搞左翼只是一種「浪漫小資產階級」的「生活態度」。

無待堂 - 《左膠的西方幻像》

「香港左膠是紓尊降貴地暫時「進入群眾」,而他們本身的存在狀態是優裕的、中產的、小康的、知識分子的、學院的、浪漫的,他們的行動,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一種生活體驗的Life style,體驗過就是了,不是長久的」

陳雲:

六、七十年代的左翼,出身工人階級,鬥爭是出自真實的需要(out of necessity)。九七之後的左翼,出身自小資產階級,鬥爭是為了浪漫的生活體驗和社福界的私利,是出自虛榮心(out of arrogance)

e.g. 陶傑 apple20131127

(C.2) 利益衝突:左膠不少是依賴新移民生存的社福界及NGO成員;雙非學童為教協會員帶來就業機會等。

https://hk.news.yahoo.com/blogs/sandwich/%E5%AD%B8%E9%9B%B7%E9%8B%92%E7%9A%84%E5%B7%A6%E7%BF%BC%E8%A6%BA%E6%82%9F-154000213.html

陳雲:

幫人是做好心,行好事,然而,一旦幫人成為團體工作、成為黨派,成為職業,就唯有創造被幫忙的人,甚至遊說他們說幫得不夠,要再得到更多的幫助。香港的貧童獲得津貼書簿、車費和午餐還不夠,要有暑假活動,暑假活動不夠,海洋公園去膩了,要遊學海外,向傳媒嘆息,幾年沒有出過國了。香港福利照顧周到,窮人都受到幫忙了,就在中國大陸找,一批一批地送來香港。

(C.3) 嚴於律人,寬於律己,偽善:自己光環,別人埋單,「普世價值」,「多元包容」等理論只適用於別人身上,牽涉自己利益時即突然變臉,最明顯爲海怡事件

(C.4) 「為不同而不同」,故意和主流唱反調以顯不凡。如於美心妹妹寫真事件中維護孌童這個「性小眾」;毛記電視分獎典禮人人「多謝Shell」時跑出來到處散播 Shell 北極採油如何邪惡等。

4. 瓦解社運方式

(1) 建立大台, 壟斷發言權,自行出任糾察

(2) 麻醉人心,降低鬥志

(3) 散水藉口:

Further reading

關於對左膠的批評,本網強烈建議各位閱讀《無待堂》文章,包括左膠的西方幻像香港人,不殉善﹗泛民主派與香港人的悲劇迷戀天下大亂皆由「仁義」香港市民鬥爭反殖,賣港左膠為虎作倀等。

see also:

陳雲:左翼五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