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撒在別是巴(創世記26:23~33)

張貼日期:2013/5/15 上午 11:13:36

別是巴位於以色列南邊邊界的城市,聖經每每記載以色列的範圍時都會從北至南的形容從但到別是巴。事實上別是巴並不是以色列範圍內最南端的地方。但由於別是巴是以色列南部的最大城市,所以在描寫以色列的版圖時,便將其形容為從但到別是巴。 別是巴意為盟誓的井,昔日亞伯拉罕與亞比米勒立約,挖一口井做證據,二人在那裡起了誓,稱為別是巴(創21:22-34)。亞伯拉罕曾在此居住一段時間,包括以撒也曾住在這裏。今天經文乃記載以撒在這裏有幾點要緊的事項值得我們學習。

1、 為神築壇 V25

以撒從基拉耳搬到別是巴,當夜上帝向他顯現,他就在那裏築了一座壇求告上帝的名;他的父親從哈蘭到示劍時,上帝也向他顯現,他就在那裏築了一座壇,從聖經的記載中,有挪亞出方舟後帶領全家築壇敬拜上帝;有亞伯拉罕每到一處新地方就為神築壇敬拜,他到處都為耶和華築壇。古時候壇是全家敬拜上帝,求告上帝名的地方,是家庭的宗教中心,當時沒有現代教會的組織與活動,家庭的宗教教育的影響力很大,尤其對兒女信仰教育的培養更具重要地位。因此亞伯拉罕的這種信仰生活無形中讓兒子以撒學習,所以以撒也學習父親的這種美好信仰,因此v25以撒就在那裏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

2、支搭帳棚

遊牧民族沒有定居,隨羊群遷移到有水與草的地方,帳棚就是牧羊人的家。以撒到此先築壇敬拜上帝,然後才為自己造房子,清教徒從歐洲遷到美國新大陸也是如此──以上帝為第一。「家」是家人同居的地方,不但躲避風雨,猛獸及外敵的侵襲,而且也是肉體與精神安息的地方。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早晚一家人不分彼此,有福同享,有難同擔,互相安慰、互相幫助, 家是無條件之愛的施與得的地方。家不是指建築物,家,更重要的是住在裡面的人彼此間美好的關係。家可以成為天堂,也可以成為人間的地獄。以撒住的地方雖是簡陋的帳棚,但是有愛,多麼令人羨慕。

3、挖水井

畜牧業的主要條件就是水、草與羊群或牛群。羊或牛若沒有水或草就不能活,因此,挖水井成了以撒的事業所必需。事業是維持家庭的要素之一,基督徒選擇事業必須要顧及恩賜與興趣,更要加上聖經的原則。職業不是只講財富,若只為財富而不擇手段必是上帝所不喜悅。以撒在挖井的事情中所遇到不少困難,但他不靠自己的力量去求取財富,而是能在一切事上倚靠上帝。

4、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以撒除了顧全信仰、家庭及事業外,還不忘在他的生活中為神做美好的見証。雖他沒說甚麼,但敵人親自來求和並見証說「我們明明的看見耶和華與你同在」。雖然這只是很簡短的一句話,但從這句話裏很清楚的說明了以撒平時的為人如何。一般在選舉時人常會為自己加分,說自己多好多好,其實自己說的不一定準確,今天是以撒的敵人親自說的,親自為以撒所作的見証,這見証才是真實的,才是寶貴的,也因這見証不只說明以撒的為人,更讓神得榮耀(林前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