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重回伯特利I(創世記35:1~7)

張貼日期:2013/5/15 上午 11:23:52

伯特利是雅各一生的轉變點,是雅各得神賜福的地方,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在今天的經文中,上帝特別吩咐雅各再次回伯特利,也是要他再次回到上帝賜福的恩典中享受上帝永恒的恩典。回想九年前我們教會設教30週年時,那時候大家的心是何等的火熱,是何等的有向心力,明年我們就要慶祝設教40週年了,但願藉著今天所讀聖經,從上帝對雅各的指示得知,上帝也一樣願我們再次來領受神的賜福,讓我們更看見神的恩典繼續在我們當中,也由雅各的動作中學習領受神賜福的方法。

1、要自潔 v2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有次要見一位客人,出門前照鏡子,發現衣領上有一黑點,他就趕快換下,雖只是一小污點,但他認為這是禮貌問題,難怪邱吉爾的為人得眾人的欽佩。要見一個客人,衣領有污點就馬上換掉,何況我們每天生活在上帝面前,當然就更須如此的謹慎才對。v2雅各就對他家中的人並一切與他們同在的人說:「你們要除掉你們中間的外邦神,也要自潔,更換衣裳」。雅各不只注重外表衣物的整潔,更看重心靈的乾淨,所以他要求不只衣裳要換乾淨,就是連一切的偶像也要除掉。

「偶像」不只是那些看得見的神像,更可怕的是那些看不見的偶像,甚麼是看不見的偶像?就是那些名、利、物質、興趣,這些雖不是不好,但若將這些看成比上帝重要的話,那麼這些東西就將成為我們無形的偶像了。基督徒當然不會去拜那些有形的偶像,但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去追求某些東西勝過追求上帝,這是我們應注意的。基督徒不只要在行為上自潔,不要在談話或行為上留下污點使人跌倒;在看不見的心中我們更要自潔,不要存有污點。心中的污點就是錯誤的念頭,因念頭就會帶出行為來;心中的污點還有驕傲、嫉妒與懷恨。「人定勝天」這句話雖有鼓勵作用,但人若不能謙卑在主面前的話,往往就會驕傲的認定人的力量可勝過神;嫉妒乃是一種很強烈的自我中心觀念,認為我沒有的,別人不可以有;我不會的別人不可以會,反正別人不能比我強;懷恨乃是別人有甚麼對不起我的地方,我絕不肯饒恕他,基督徒當思想我們本身在主前是何等的污穢,主都肯赦免我們,甚至還為我們所犯的過錯犧牲在十字架上,別人對不起我們的地方難道還有甚麼不可原諒的,求主幫助我們,能有主的愛來化解我們心中這些驕傲、嫉妒與懷恨,保持心中的乾淨來到上帝面前過自潔的生活。

2、實際的行動 v3a

有個青年靈修會,講師講完後留一些時間讓人發問。其中一人問:基督徒在家讀聖經禱告或看Good TV及新眼光福音節目就就好,何必一定要到教會參加禮拜?講師很有智慧的說:我們基督徒都稱為主內的弟兄姊妹,是主內一個大家庭的人,我們是否曾看見一個家庭內的每個人,到吃飯時間都一人端一碗到自己的房間吃飯(你這樣,我也這樣)你想,這不是一個很奇怪,很有問題的家庭嗎?既是一家人,吃飯就當大家在一起吃。同樣,基督徒既然是主內的弟兄姊妹,是教會大家庭的一份子,就更不當留在家裏不參加教會的聚會,否則我們就無法談到有難同擔,有福同享的快樂。基督徒愛主的愛,不是只在嘴巴上說說而已,更要在行動上有所表現。最近有很多教會有牧師的就任,因參加的人數眾多,所以除了主堂外,就利用樓下或外面以電視轉播方式讓參加者也可從電視畫面上看見其節目的進行情形,雖是如此,但人還是願意想辦法擠進現場,為甚麼?因現場總有現場很微妙的感覺。最近常在電視廣告節目中聽見一句話說「心動就要行動」。v3a雅各對眾人說:「我們要起來,上伯特利去…」。「上伯特利去」不只要預備心,更要有行動,實際的來到上帝面前領受賜福。基督徒常到教會參加禮拜不只可有親臨感外,更可幫助我們在信仰上互相的關懷與鼓勵。

3、為神築壇 v3b

v3「我要起來,上伯特利去,在那裏我要築一座壇給上帝,就是在我遭難的日子,應允我的禱告,在我行的路上,保佑我的那位」。雅各在這裏很清楚的說到他為上帝築壇的目的是甚麼?就是為要紀念上帝對他的恩典,這是築壇的第一個目的;第二個目的是敬拜上帝;第三個目的是在神前作奉獻。這三種目的是連貫關係,一個人會紀念神恩,他才會築壇敬拜與奉獻,也只有這種築壇的敬拜與奉獻才能蒙神悅納與賜福。

基督徒若能在他的生活中常有築壇的習慣的話,相信他必是一位處處尊主為大的基督徒,就如信仰的前輩亞伯拉罕一樣,他之所以蒙神的賜福,就是因他每到一處就為神築壇,在生活,在工作都是以神為前題,這樣的信仰無形中就自然地幫助他在為人處事上懂得謹慎小心,也因此讓他更有力量為主作美好的見証,榮耀主名。但願由雅各的重回伯特一事幫助我們的信仰更加長進,作個美好見証的基督徒榮神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