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詠淇(102國中、105綜高)
用服務技術站上國際舞台
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闖出一片天
◎ 撰文者/賴美岑
大多數人都認為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但是2017國際技能競賽餐飲服務類銀牌國手楊詠淇有不一樣的想法,她認為要先有嘗試的熱情才會勇敢爭取,然後,你才有準備的機會。
詠淇對於服務有自己獨特的想法。站在第一屆TEDxYouth@MingdaoHS的舞台上,她以自信的口吻告訴大家:服務,是創造感動的機會。當下,我們看到一個做好準備的選手,眼中閃爍著的,不只是自信,她讓大家看見餐飲服務最無可取代的價值—當我們所做的一切可以深入人心,你就在圓人生的美好。
說起詠淇的國手之路,就是一個讓人感動的歷程。進入餐旅學程之前,詠淇曾經只是看著選手培訓的身影偷偷羨慕的國三生,隔著一個過道,抬頭就能看見的訓練場景,日復一日在她心底產生一股源源不斷的力量。國三下,她決心用行動爭取直升高職,正式踏入餐飲服務的領域。當直升後大家都還沉浸在壓力解除的喜樂中時,她已經做好成為餐飲選手必須接受挑戰的準備。這個決定,果然讓她原本可以輕鬆面對的中學生活,有了大轉變。從此沒有了玩樂的時間,一有空就往餐飲科跑,主動幫忙跑腿,或做清理的工作。她告訴老師,只要讓她可以找時間在一旁學習,任何打雜的事她都願意。憑著堅定不移的信念,詠淇的行動力終於被看見。當時擔任服務技術教練的餐飲科陳榮珠老師深受感動,開始為她安排各種學習的機會,開啟詠淇進入餐飲服務選手培訓之門。詠淇說,自己能挺過長時間的身心壓力,克服無數挫折,精益求精更上層樓,最終如願踏上國際舞臺,獲得國際技能競賽餐飲服務類銀牌。這一切都要感謝明道的師長及一起培訓的學長姐們,沒有這些前輩的提攜與指點,她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回憶,一下子又成為詠淇口中數不清的難忘。初入門的那幾個月,她最期待的就是能偷偷在旁邊看學長姊培訓,學習技巧。暑假期間,有位已經是國手的學姊回到學校分享,學姊練習的樣子非常專業,她告訴自己總有一天要和學姊一樣,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專業級國手。也因此,高一下就取得餐飲服務選手資格的她,心裡漸漸浮現不同的想法──既然已經入門,就要做到最好,成為這個領域的頂尖。
這意味著,經歷不同的階段,就會有不同的辛苦。參加國內賽時是身體上的辛苦,從早上八點練到晚上九點,沒有休息時間,還要做筆記,改正錯誤,睡覺時間也少得可憐。但是每當覺得辛苦的時候,詠淇就會想到,學長姐也是這樣練過來的,如果學長姐可以,我當然也可以!至於當上國手後,主要是心理壓力,因為肩上扛的是為臺灣爭光的重任,要讓大家看見臺灣的軟實力。「已經爭取到這個名額了,如果不好好表現,會對不起大家,對不起當初選出自己的人。」
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比賽,令詠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阿布達比的國際賽。一般人對亞洲人有許多刻板印象,包括語言溝通能力較差、外表不夠成熟等充滿種族歧視的心態。果然,在開始比賽前,裁判的不太搭理一度讓她覺得沮喪,但她很快調整狀態全力參賽。於是,這樣的情況在第二天正式比賽時有了變化。
進行水果切割項目時,大部分選手都呈現平面的水果盤,只有詠淇切的是立體水果,裁判們驚訝地圍到詠淇身邊,為她鼓掌。比完這個項目後,裁判們開始主動跟她打招呼,這讓學姊領悟到,不管遭遇到什麼樣的歧視或對待,始終要相信:實力會證明一切!
儘管有很多比賽經驗,賽前的緊張仍是難免,但詠淇有自己特殊的緩解緊張小秘訣。其中一個是對自己內心喊話,而且一定要喊出來。「之前看過 TEDTALK 的影片,裡面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faked it till you make it!我決定照做。」除了對自己信心喊話,增加自信外,詠淇也說,內心一定要有個信仰,才能伴你度過最艱苦的時候,在快放棄的緊要關頭幫助你撐下去!
詠淇的信仰便是她崇拜的餐服學姊,在比賽的過程中,學姊曾經立下的榜樣就是讓她支撐下去的力量。她也提醒想讀餐飲科的學弟妹,除非你對這個領域有絕對的興趣及熱情,否則,不要貿然投入!
對於自己未來,詠淇跟當年一樣,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她最終選擇以技優保送進入台科大不分科系菁英班,她相信,跨領域的學習可以讓自己以專業為基礎再上層樓,讓自己在人生路上完成更多的準備,追求每一次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