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堯(96高中) 緊握手中的畫筆~堅持理想,闖出藝術的一片天 ◎ 撰文者/郭 百
趙建堯(96高中) 緊握手中的畫筆~堅持理想,闖出藝術的一片天 ◎ 撰文者/郭 百
◎ 撰文者/郭 百
步入明道中學的大門,你很難錯過右牆上那鮮豔的色彩和銳利的形狀所構築的裝置藝術,這是學生們每天上學的背景版,在陽光下散發著朝氣與活力。這個作品「天行健」,是我對藝術創作家─趙建堯的第一次間接認識。慶幸的是,在之後的一場小記者活動中真正認識並採訪到他。
微卷的毛髮,和大大的黑框眼鏡,是直面趙建堯時第一個印象。
身為明道中學的校友,他談起明道的師長們,語調輕快明亮,彷彿往事歷歷在目。導師歐金水在他的藝術生涯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他生命中的貴人。高中時期,趙建堯因分數分發到自然組,他在面對課業壓力之餘,還是不放棄畫畫。在一次繪畫課上,歐金水老師看見他藝術方面的潛力與才華,與他深入談話以後,推薦他到美術實驗班就讀,甚至幾度打電話與父母長談,讓父母對於孩子是否進入美術實驗班就讀的搖擺態度轉趨支持。從明道高中畢業時,歐金水老師送的一組畫具,趙建堯驕傲地表示,他至今依然有在使用,且很好地一直收藏著。
趙建堯在明道中學的第二個伯樂,是明道中學校長─汪大久。除了天行健,重達八百公斤的雕塑大犀牛亦是趙建堯留在明道中學的創作。大犀牛是他大學畢業展覽會上的作品,花了近一年的心血,當時被校長汪大久相中買下,而後新建校舍也邀請他來做藝術創作,對他來說,這是一個肯定,也是支持他在這項專業繼續走下去的動力。談起往昔,他用感性的口吻告訴我們:「從校長到我的導師,甚至是各個任課老師,我都能感受到他們對教育的真誠,認真的態度,以及對我的愛。不知道其他同學是否這樣想,但我真心覺得他們很好好很好。」談及明道中學的教育,特別是美學教育和藝文欣賞的領域,他表示與其他國內高中相比,明道在這一方面已經算是提供了非常多資源,舉凡請國際級團體來學校表演、知名講者前來分享,抑或是自行創立明道文藝校刊鼓勵投稿,這些都是學校的用心,期望學生們在充滿藝文氣息的環境裡學習。
高一下學期的趙建堯,如願轉入美術實驗班,不過這才是艱辛的開始。「我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機會,所以那段時間非常拚命,除了準備學測的時間外,我學習素描、水彩,還到外面補習班接受更專業的術科輔導。回想起來,那段日子真的非常累但又很充實。」他感慨地說。
大學四年在北藝大裡,趙建堯仍不斷精進自己。出社會後便和同學成立「蔓半拍」工作室,提供各樣藝術方面的服務。其中最有挑戰性的一個案子,是台中市文化局委託建造的一艘「中式古帆船」,船上要有一尊媽祖和一對千里眼順風耳的大雕塑,要美觀又要抗得住港邊十七級陣風。」聽到要求的當下他們非常苦惱,但仍同心協力克服造船的難題,耗時了約半年才完成這件大型藝術品。他笑著說:「到現在已經三年了,船都還沒被吹翻。」。
談到作品的靈感來源,趙建堯認為來自於生活和他所熱愛的事物。小時候,他住在科博館附近,閒暇之餘喜歡逛科博館。在裡面看到的恐龍化石、原始人的演化等,都告訴著他宇宙所擁有幾億光年歷史,宇宙的浩瀚無垠。那種看不見,但使人敬畏的力量和歲月,成為很迷人的東西,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他想用藝術作品的形式,去呈現那種生命的無痕、無限以及生命原始的魅力,而作品的題材,就隨著他生活的感觸做變化。另一個趙建堯想融入作品的元素,是中國武術拳種之一──八卦拳。八卦拳是他近年來的興趣。其實一開始,學拳是為了去穩定浮躁與提升心境。沒想到,進入八卦拳的世界後,才他發現八卦拳帶給他的震撼和童年時期的博物館同一樣深刻。他說:「八卦拳不是只有字面上宗教的意涵,它還代表了華人的核心思維和中國傳統哲理的精髓。它可以增強身體的自由度,使人放開心胸,讓身體和心靈串聯,共同提升境界。」八卦拳的拳理是深奧、浩瀚的,就和宇宙的無窮一樣,值得人們去探索。
在訪談的最後,提及追逐夢想與否,趙建堯給的答案令人深思。「其實我現在不太敢鼓勵別人去追求藝術方面的夢想,因為這是很辛苦的歷程。藝術對我來說是很逆天的東西。如果喜歡藝術,就去做,但不要把它看作生活的全部。堅持夢想可能會讓你往死理鑽,你可能會喪失很多生命中美好的事物,例如家人、朋友或是愛人,有時候你需要追求的是一個完整的人生,而不是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