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瑛(80高職)
國際西餐競賽勝利組~以選手的心態,一路走下去
◎ 撰文者/張佳祺
「別人可能追求80分到100分之間的不同,但選手追求的則是99分跟100分的不同。1分之差就會從有名次掉到沒有名次,對我而言100分才是及格,所以把事情做到最好,就是我的人生態度。」這是林淑瑛老師在面試高雄餐旅大學教職時的回答。再次聽到這段話,竟是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的校長親自向全校老師介紹這位新進教師。
在單親家庭長大,從小就必須比別人懂事、獨立,學會照顧好自己。在那個還有能力分班的年代,林淑瑛被分在非升學班,感覺好像這輩子就跟讀書絕緣了,但沒想到最後憑著努力與毅力,出國念書取得碩士、博士學位,再回到臺灣從事大學教職,作育英才。這段成長故事的轉捩點,就要從「幸好填上了明道中學餐飲管理科」開始!
林淑瑛是明道餐飲管理科第二屆的學生,科裡的老師們都充滿熱忱與細心地教導學生,對西餐烹飪有著濃厚興趣的我,很幸運學校有完整的選手培訓制度,就這樣一路從西餐烹飪選手、臺灣省技能競賽金牌、全國技能競賽銀牌、國手選拔賽中第一名,不斷努力成為國手,並代表國家參加1991年於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的第31屆國際技能競賽,以優異的成績榮獲優勝獎。比賽結束了,然後呢?林淑瑛說,比賽光環是一時的,唯有選手培訓所鍛鍊的「堅持、毅力、耐力」,才是真正能帶著走,且走得遠的能力。
林淑瑛回想起當選手的日子,那是一步一步的自信心建立過程,在許多老師的幫助下,學校挹注了大量的資源。在準備臺灣省賽、全國賽過程中,還特別委託業界頂尖的師傅進行培訓和模擬比賽,在經費有限的狀況下,我的啟蒙老師卓鈴娟老師甚至在選手模擬賽期間讓我住在她家,照顧我生活大小事情,只為讓我能專心比賽。在臺北君悅飯店國手培訓時,汪廣平老校長還特地到臺北鼓勵我,此外,也受到國手培訓老師,也是當時君悅飯店的行政副主廚──陳寬定老師的專業教導與照顧。這是我人生非常特別的階段,讓我發覺「原來只要認真努力,也可以成就些什麼!」,就如同汪大久校長常說:「在明道發現自己,Discover Yourself」這是真的!
國際技能競賽結束了,以優異成績榮獲西餐烹飪的優勝,也是當時所有亞洲國家在西餐烹飪職類唯一獲獎之選手。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在臺北君悅飯店,剛好參與義大利餐廳的開幕籌備,過程中學習到很多,也發現自己的不足:語言能力、管理等等,所以決心學習更深入的專業知識及英文。由於當時大學餐飲相關科系也不多,研讀西餐原文書籍也都是需要英語,最好的方式就是出國進修,雖然當時自己的英語能力有限,就天天到托福補習班報到,咬緊牙根也要達成目標,努力後順利申請到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在美讀書期間連續榮獲學業成績優異奬並獲得獎學金。在完成大學、碩士學位後,回到臺灣一邊從事教職、一邊在香港理工大學完成四年的博士學位。走過這段時間,發現原來比賽的結果不是最重要的,選手訓練所培養的「態度」,才是我人生最珍貴的寶物。
林淑瑛老師目前在高雄餐旅大學任教,教學風格也很有自己的堅持,其中有一門很重要的「專題製作」課程,在一整年跨領域整合學習並實作的過程後,學生必須分組共同完成一個微型創業畢業成果展。對於學生來說,這是一門很吃重的課程,因為林淑瑛依舊帶著選手的特質,相信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我是一個要求很高的老師,也相信每位學生都有無限的可能!」 。
畢業多年,再次回到明道,以前的導師邱小琪老師依然在學校任教,記得當時老師送的畢業禮物是一本《小王子》,過年時還可以拿到老師的紅包。不管隔了多長時間,回到明道都可以找到熟悉的人事物。現在,我自己的兩個小孩,一個剛從明道畢業、一個還在就讀,對我來說,明道就像第二個家。同時也以學姊的身分鼓勵學弟妹們:「請不要只把希望放在結果上,要感謝所有經歷過的過程,這些過程才是最大的禮物,一定可以在未來讓你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