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心寫(107國際)

與全世界交筆友~發掘自我的腳步不停歇

◎ 撰文者/謝宜芳

說到大學,你的腦海中會浮現什麼畫面呢?你能想像一間不被校園、教室束縛,學生可以在任何地點上課的大學嗎?

Minerva Schools at KGI ( 密涅瓦大學 ) 這個全美錄取率最低的大學匯聚了來自四、五十個不同國家的學生。它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可以在大學四年內深度體驗七個不同的城市,且課程學習不受地理空間限制,可以透過線上平臺學習所有課程,這樣的方式顯然跳脫了傳統教育的框架。在這裡,學生可以磨練出適應環境的能耐,也考驗他們主動學習、發掘自我以及探索世界的能力。

2018年畢業於國際部的阮心寫,因為嚮往能處在多樣化的生活圈,擁有充分的空間去探索、嘗試,所以選擇就讀Minerva。對於習慣自主學習、熱愛旅行及社交的她來說,這樣的制度,讓她能夠自由地發展自己的興趣,盡興地與城市對話、和居民交流,了解在地的文化與故事。

探索城市,擁有走向世界的勇氣

四年七個城市的走讀是Minerva獨特的學習模式:鼓勵學生融入當地學習。少了在固定地方上課的桎梏,任何地點都可以是學習的場域。Minerva有兩個重要的課程規畫,Final Projects以及LBA (Local Based Assignments),兩門課皆著重與城市建立連結。Final Projects是與當地企業家(Civic Partners)合作,學生需針對當地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當地企業家則從旁輔導,牽領不甚了解產業現況的學生融入實作;LBA則需要學生實際走訪學習,舉例來說,當她學到賽局理論時,就須走入當地,藉由觀看體育競賽來印證,使課堂中的知識能融會貫通運用在生活中。

追尋與沉澱,成為更好的自己

因為喜歡與人互動,聆聽人們背後的故事,阮心寫很願意投入許多時間在課餘社交活動上,她會主動與各種不同屬性的人會面,以建立豐富的人脈關係。 然而,熱愛交朋友的她,也曾因為投入太多時間在社交上,使自己生活作息陷入混亂。 由於Minerva是透過線上授課,上課方式是要求學生與教授透過視訊及時互動,因此學生們需要為此做大量的課前準備,以順利參與課堂中高密度的討論。她坦言,剛開始過於將重心放在社交上,沒有在課業和社交中取得平衡。但當她及時察覺問題並反思後,開始自律地督促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規律,慢慢地也讓她重新找到在顧及課業之餘,也能享受人際交流的樂趣。透過「反思」,阮心寫也養成了一個重要的習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靜下心來,誠實面對過去不足的自己。內在的省思與外在的追尋是相輔相成的,唯有不斷與自己對話,在向外探索這個世界時,才能內化成更好的生命養分,而不迷失了自我。

愛的循環,你好便是我好

因為歷經過不同社會、文化的洗禮,讓阮心寫萌生出關於「共學共好」及「愛的循環」的概念。她表示,臺灣的學生除了注重自己的成績之外,也會特別在意別人的成績。但是這樣的在意並非出於關心,而是因為不想被超越,所以總懷抱著比較與防範的念頭,不願意將改善的方法讓更多人知道。直到出國讀書,阮心寫才深深體會到這種態度其實是致命的。她甚至直言:「若是大家都懷有這種心態,小至班級,大至整個社會都只會越來越糟糕而已。」

她憶及在舊金山讀書時,總會有人無償地付出假日時光來幫助她們,使她備感溫暖。受到別人恩惠的她,決定幫助更多在同樣處境的學生。而她也相信每個人都能在當taker的同時,也做個giver,這樣自然而然就能形成一個愛的循環。她相信「共學共好」、「愛的循環」的價值能因她的一點點付諸實行,慢慢深植於人們的心中,讓彼此一起邁向更好的未來。

不論在一個城市停留多久,阮心寫皆珍惜著每一稍縱即逝的時光,敞開心懷、走出舒適圈,擁抱城市、居民和文化。她很鼓勵大家體驗不同的領域,藉由一次次的摸索,了解自己的長處。在未來,阮心寫仍會積極地投入熱愛的事物之中,不會停下發掘自我的腳步,好好地享受不同文化所帶來的碰撞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