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1.2:雨和雪,露和霜
L1.1.2:雨和雪,露和霜
雲、霧,雨、雪、露、霜、霰等天氣現象,都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因溫度變化而產生的不同形態。
1.雲:大氣中的水蒸氣,凝聚而成小水滴或冰粒,或兩者共存時,由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做雲。
簡單的說:雲是飄浮在高空中的小水滴
2.霧:接近地面的空氣中的水蒸氣,由於接觸到較冷的地表,因而凝結成小水滴或冰晶,使能見度不足1公里,叫做霧。
簡單的說:霧就是飄浮在我們四周的小水滴。
❦知識庫補充:
霧和雲不同處,霧的底部到達地面,而雲則在空中。
霧(Fog)與霾(Haze)的分別,霧是細微密集之小水滴,飄浮於空中,能見度不及1公里,是水的其中一種面象。霾的成因是懸浮於空氣中或自地面被風吹起之肉眼看不到的細微塵埃,會使空氣混濁,能見度小於10公里,是塵的一種面象。
霧與靄不同處,在能見度的遠近,霧不及1公里,而靄的能見度達1公里以上,20公里以下。
3.雨:天空雲層附近的氣溫下降時,密度增大,水滴凝聚,當其重量大於空氣的浮力時,便降落至地面。PS:有時雲層中的冰晶、雪片也會融化成水滴。
4.露:地面因晚間散熱而冷卻,使其溫度降低至露點(註1)以下,但仍在冰點以上,這時空氣中的水蒸氣便凝結在近地面的物體或花草之上,形成小水珠,叫做露。如在冰點以下則生成霜。
❦知識庫補充:
註1露點(英語:Dew point)或露點溫度(英語:Dew point temperature)是在固定氣壓之下,空氣中所含的氣態水達到飽和而凝結成液態水所需要降至的溫度。 在這溫度時,凝結的水飄浮在空中稱為霧、而沾在固體表面上時則稱為露,因而得名「露點温度」。
5.霜:霜是空氣中的小水滴遇到0℃以下的地面物,就會凝固為碎冰狀的結晶。
6.雪:空氣中的水汽,冷卻至攝氏-5℃左右時,就有部分冰晶碰撞凝結成六角形或星芒狀,由空中慢慢飄下(速度慢),叫做雪。
❦知識庫補充:
霧和雲形成的條件是一樣的,需具備:
(1)空氣中需含有微小的凝結核。
(2)有充分的水汽。
(3)空氣變冷。
PS:冰融化時會吸熱,所以地面氣溫會比下雪時低。
❦知識庫補充:
形成雪的條件:
(1)大氣中需含有較冷的冰晶核。
(2)充分的水汽。
(3)0℃以下。
7.霰:雲中的冰晶在0℃左右,被濕氣包圍融化成圓球或不規則狀,從空中降下(速度快),叫做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