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記重點:
1.支點在中間的工具有三種情形:
(1)施力臂>抗力臂,可以省力;
(2)施力臂<抗力臂,比較費力;
(3)施力臂=抗力臂,不省力也不費力。
2.抗力點在中間的工具,施力臂>抗力臂,可以省力。
3.施力點在中間的工具,施力臂<抗力臂,比較費力。
解釋如下:
1.第一類槓桿原理 first class lever : 支點在中間,抗力點和施力點在兩旁。
又可分三種:
省力、或省時、或不省力也不省時
例1如:尖嘴鉗、花剪、拔釘器
例2如:長刃剪刀、取炭夾
例3:定滑輪(升、降旗桿)
2.第二類槓桿原理 second class lever :抗力點在中間,支點和施力點在兩旁。
施力臂愈長,施力愈小、愈省力
如:裁紙刀、榨汁器、開瓶器、釘書機、胡桃鉗、獨輪推車。
省力
3.第三類槓桿原理 third class lever :施力點在中間,支點和抗力點在兩旁。
抗力臂愈長,施力愈大、愈費力
如:鑷子、麵包夾、筷子、掃把、曲棍、榔頭。
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