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不存在的環境中的生物,在新環境中可以繁衍後代,並威脅到原生生物的生存,就稱為外來入侵種生物。
外來入侵種生物會使原生生物的種類或數量減少,進而對生態、經濟和公共衛生等方面造成危害。
外來種生物的來源:
外來物種的引入管道,可區分為非蓄意引入與蓄意引入。
(一)農業或貿易行為
基於農業或貿易上的需求,人類有計畫大規模飼養動物或栽培植物以作為食物來源,如早已歸化的吳郭魚、已有野外繁殖紀錄的牛蛙;或因藥用、牧草用、飼料及綠肥等用途所引進之外來植物(如藥用:毛地黃;牧草用:象草、白花三葉草;綠肥用:田菁)。
(二)娛樂及觀賞用:
所引進物種多以民眾漁獵、育樂或觀賞用,包括寵物之飼養、放生、魚苗放流及觀賞花卉植物引進等,如巴西龜、大陸畫眉,各種熱帶鸚鵡甚至紅毛猩猩。
(三)生物防治:
藉由天敵生物引進,以寄生或捕食方式來控制另一種生物的數量,進而減少農藥噴灑,為目前生物防治上所採用的方法。如引進瓢蟲以捕食介殼蟲,引進大肚魚以捕食蚊子的幼蟲孑孓等。
(四)偷渡
藉由飛機、輪船、火車等人類交通工具,擴散於世界各地,此為外來種最主要的來源。最著名的例子為家鼠隨著輪船傳播全世界,其它如昆蟲以卵或幼蟲型式藏於植物體、藏匿於原木中之蟒蛇或蜥蜴等,此外國人出國旅遊時,隨手帶回之外來種生物,亦為來源之一。
(五)科學研究
因科學研究所需,引進飼養或栽植於實驗室之生物,逃脫或不慎溢出後,而入侵當地生態系。例如非洲蜜蜂(African honey bee)即是從實驗室不慎溢出而分布於美國並造成危害的一種外來種生物。
松材線蟲 — 2020/5/20 上午 12:40:37
外來動物所引起的動物性病害 — 2020/5/20 上午 12:37:40
福壽螺的危害 — 2020/5/20 上午 12:29:52
外來種生物的影響 — 2020/5/19 上午 0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