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空氣、水、土壤中皆可以見到它的蹤影。它是比細菌更高一等的植物,分化也更為完全,因為不具有葉綠素,所以無法合成氧氣與葡萄糖,必須靠寄生腐殖為生,算是生態系中的清除者。 黴菌在顯微鏡下可以分為菌絲及孢子二種構造,菌絲為黴菌的營養體,孢子為黴菌的散播構造。
表層感染的部位是寄生在皮膚表皮的最外層,也就是角質層,黴菌寄生在此,吸取其中養份以維生。皮膚表層的溫度大約是31~32℃左右,而這正是黴菌適宜生長的溫度(25~35℃),如果再加上潮溼(如流汗),就會加速其生長,由於毛髮與指甲也是由角質蛋白所構成,所以這也是黴菌易生長的地方。
◎ 皮膚的黴菌感染症有哪些?
1.皮癬菌感染(最常見的一種):牛皮癬就是感染黴菌的其中一種疾病。牛皮癬若放任不管的話,相當不容易痊癒,而且隨時會癢到想抓,抓了又會痛,令人痛苦不已。
依部位來分,常發生在腳(尤其是腳縫,俗稱香港腳)、大腿內側與陰囊交接處(股癬)、身體各處(體癬)、手部(手癬)、頭皮 (頭癬)、指甲(甲癬)、臉上(臉癬),另外還有一些較少見的菌,如:黃癬菌、黑癬菌等。
2.念珠菌感染:它是一種不會產生菌絲的酵母菌,常見於陰道、大腿內側、口腔及甲溝等,免疫力差者較常見。
3.汗斑:也是黴菌的感染,由感染頭皮造成脂漏性皮膚炎的皮屑芽孢菌所引起,常見的部位以軀幹為主,四肢亦可見。
黴菌的孢子體積非常小,而且容易飛散,孢子以及其代謝物,很容易成為人的過敏原。而有些以黴菌為食的生物(姬薪蟲、嚙蟲、螨等),其本身與排泄物,也是人類過敏的一大原因。這些生物不只吃黴菌,還會協助黴菌散播,對人體的呼吸道造成相當大的危害。
可怕吧?更可怕的是,你全身上下,甚至體內、呼吸系統,都有機會感染黴菌。讓你或家人過敏、氣喘發作的元兇。嚴重一點,經由口或食物進入體內,累積久了,還可能引發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