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愛完整-遇到小奶貓的處理方式
作者|吳秋慧 護理師
加入野柳大家庭迄今已過了七年,平日裡除了負責小朋友的傷病業務之外,一年當中總會有一些些特殊的案例,讓我的服務範圍延續到其他物種,比如說:撞暈的野鳥、迷路的領角鴞(貓頭鷹)、剛出生的幼貓,以及尚未結紮的流浪成貓,小朋友們都會來跟我通報請求支援。
秉持著生命教育的精神,在一次又一次的經驗後,我知道撞暈的野鳥需要給牠一個安全且安靜的環境中,等著牠自然甦醒,不可餵食、餵水,若有明顯外傷應撥打1959動物保護專線來協助救援後送,或尋求臉書社團台灣野生鳥類緊急救助平台求助;迷路的小小領角鴞需要通報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讓專業的人員帶回觀察後找到適合牠的環境野放,不可以私自餵養,因為牠是二級保育類動物,偷偷飼養是違法的;剛出生的奶貓絕對不可以強行介入帶走,因為貓媽媽也許只是外出覓食而已,離開了母貓的奶貓,存活率大大下降;至於尚未結紮的流浪成貓,可以嘗試著誘捕結紮,杜絕生生不息的悲劇,如果只餵食不結紮,只會造成環境的破壞以及後續的社會問題。
這篇想與小朋友分享,當碰到小奶貓時應該如何處理。
1.確認環境是否安全,如果小貓位置危險,可以用塑膠袋套手把小貓轉移至安全處。
2.不直接觸碰小貓,避免留下人類的氣味,不然貓媽媽回來就會拋棄小貓了。
3.遠處觀察1-3小時,如果貓媽媽沒出現再決定是否救援。
4.確定要救援後,請先以紙箱、毛巾衣物類加墊暖暖包帶到動物醫院檢查,確認週齡、體重及身體狀況,並諮詢獸醫的建議。
如果有貓媽媽照顧的奶貓,通常外觀會比較乾淨,並且因為有喝奶的關係肚子會凸凸鼓鼓的,而被遺棄的奶貓可能會髒髒瘦瘦的。而且剛出生的奶貓無法自行透過顫抖來產熱,要靠環境溫度來維持體溫;飲食方面也應該選擇專用的初乳或貓用奶粉,不可以直接至便利商店購買人類喝的鮮奶,避免腹瀉進而造成死亡。
由於貓媽媽的母乳中有完整且足夠的營養,奶貓容易消化和吸收,可增強奶貓的免疫力,這也是貓媽媽照顧的奶貓存活率高於人工餵養的原因,因此下回若碰到小奶貓,千萬別貿然的就直接出手救援,多觀察,也許貓媽媽只是出門覓食而已,若不得已需要救援,請盡快為奶貓保暖並送至動物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