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NEW-LIFE
盧家豪老師
偏鄉的野柳在夜晚特別的黑,海風特別的強勁,但教室裡的燈光格外明亮,而陪伴孩子學習的心卻是溫暖的。雖然家中的小孩剛滿周歲,但我依然樂於在學校熄燈前陪伴想學習的孩子,還有已畢業但在學習上遇到問題的孩子,因為這一個個小生命都正在為自己努力,希望有更好的未來。
生命教育要從生活中的有感才能實踐,透過有感動力和感染力的生命教育學習,培養孩子溫暖正向的人生觀。在學校生命教育課程的學習,我希望讓孩子能對生命有感,所以帶孩子到樂齡中心和樂齡長輩學習,了解海洋的生活故事,也和長輩一起攜手解說藻類生態和漁村生活,讓孩子看見長輩們的終身學習。
我也規劃潮間帶監測課程,讓孩子發現潮間帶生物如何克服嚴峻的生活環境才能生存,讓孩子能珍惜現有的生活。我讓孩子們復育鱟,參加公民行動,透過養鱟卵的過程讓他們發覺鱟經過一次次蛻殼的成長,但努力蛻變的鱟有多少可以存活下來?讓孩子更珍愛生命。
我從沒有想過,原來讓學生從生活中體驗最簡單的感受也是一種生命教育。我並非輔導專業,我也沒有參加許多生命體驗的活動,但我有一顆溫暖的心與懂得欣賞學生的眼睛,陪伴孩子們感受到生命中最單純的溫暖與包容。
因為我知道,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有溫度學習,能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是當老師最大的喜悅。
原先的畢業班在疫情之下,只能相隔於螢幕兩端揮手道別,而新的學期也在疫情期間開始,雖然接手的是新班級,但我們卻也有那麼一點熟悉,因為學校不大因此學生數並不多,時常看到學生們到處蹦蹦跳跳的身影,我也與學生們相處在一起,但也因此隔著一扇窗看見四年級的一個微弱身影,一位獨坐於教室的學生。
雖然在走廊與學生相遇時,我們會互打招呼,但卻也沒因此熟絡,直到了解學生的背景後,才發現班上曾有一位學生從小就因父母離異,由祖父母一手拉拔長大,雖然祖孫從小關係融洽,但卻也因為祖父、母需要長時間外出工作才能養活全家,即使回到家也需要休息,使得電子產品成為學生的依賴品,間接導致學生有較少機會學習到與他人互動溝通的技巧,當生命成長過程中,無論是同儕的關係亦或是家庭的溫暖甚至是對於自我也難以認同,時常讓學生對於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感到挫折,因此愈加逃避現實陷入網路的沉迷中,經常在假日時玩手機遊戲玩到沒日沒夜。
尤其疫情嚴峻時,遠距課程更導致學生對於電子產品的依賴感有所加劇,開學回到學校後,發現學生對於生活事務漠不關心且時常與他人有所摩擦,因此老師在跟家長與學生溝通了解情況後,發現學生感覺不到祖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因此對於自己也缺乏認同感,我們決定從生活中讓學生能夠產生共同目標彼此互助合作,讓彼此有更多機會認識自己、瞭解彼此並感受生命之美。
因此,我們展開了感恩之旅,經過了班級討論後,孩子們決定共同製作出可口麵包表達自己的感謝,因為孩子們希望社區中的長輩不僅能品嘗到不平凡的麵包,更能感受到其中滿滿的幸福滋味。孩子們在討論過程中想到老人家牙口可能較為不好,因此決定要用有機食物做一款較為鬆軟的麵包,孩子們開始手繪麵包圖稿、融入地方食材以及成品命名,在此過程中發現我們面臨著許多困難,其中之一,即為毫無經費,因此我們跟學校討論並擬定於聖誕節舉辦珍愛生命跳蚤市場。
獲得學校的首肯後,我們開始安排活動時間以及地點並籌備活動內容,孩子們不但運用課餘時間彼此溝通合作,甚至連周末假期都透過遠距進行討論,將困難及挫折逐步解決,在過程中,學生們發揮各自的長處,我看著原本只沉醉在手機遊戲的學生,不僅運用蒐集網路資訊的能力一同製作海報還不斷練習著解說舉辦跳蚤市場的目的,我看著孩子的眼睛散發出耀眼光芒,原來生命之美不在於做出多麼偉大的事情,而是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
跳蚤市場結束,我邀請學生家長參加麵包的製作,無論是擔任麵包製作的講師或是協同人員,課程中不僅讓家長們有機會參與學生的生活,也能在跟孩子們形成共好的經驗。活動結束後,OO 的家長走到我身邊告訴我,「我之前在家裡只有看到 OO 在玩手機時會那麼專心,最近常常會聽 OO 說,要跟同學舉辦跳蚤市場跟關懷老人,今天看著 OO 專注的眼神還跟同學有說有笑,真的讓我比較放心。」
學生們走進社區養老院後,看到許多年長者已經在客廳等候大家,雖然有些人行動不方便,我原本擔心孩子們面對長者時會很緊張,沒想到他們很開心的拿著自己手做的麵包跟長者分享製作經驗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年長者也露出了笑容。
我發現當孩子們察覺自己受他人各種幫助,開始不斷思考如何讓對方接收到我們的感謝也能讓對方感到被關懷與重視,漸漸培養出孩子們主動去愛的能力以及感恩之心。從原先被關懷到能夠有能力去感謝以及付出,認識生活中的愛並把愛傳下去。
過了兩個月,養老院的年長者來到學校教導學生繪製春聯,讓孩子能夠體驗傳統的文化,我看到孩子們和長者互助合作且有說有笑,我心中的燈也被點亮起來。
生老病死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現象,其中的涵養是一種緩慢深化的歷程,在此過程中,透過探索自我的存在、感受生命的價值、展現溫度的光輝,讓年長者在逐漸被遺忘的歲月洪流中,與孩子們能夠相互點亮彼此生命的價值,相互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