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可以生氣嗎?破解照顧者的情緒迷思
柏佳媛 萬里國小特教教師/前野柳國小巡迴輔導教師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各種親子教養的資訊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正向教養、同理心和引導等理想有時讓家長們無所適從,總覺得實施起來怎麼那麼困難,因為我們總是被孩子弄到情緒爆炸。所以,大人可以生氣嗎?答案是當然可以,畢竟我們不是耶穌或是菩薩,大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一定會有情緒,我們可以示範什麼是正確的「好好生氣」,若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們也接納自己情緒失控了,並在「事後陪孩子討論情緒感受」,現在就來一起了解平時好好生氣以及不小心情緒失控該怎麼做吧!
一、 好好生氣
先表達自己生氣了,並可以搭配生氣的強度和原因,比如我因為你沒按照約定寫作業所以開始有一個生氣,這個生氣現在是一分,如果你沒有回到書桌前又跟我毀約的話,我會有三分的生氣,到時媽媽會無法控制自己的音量,你也必須履行你的後果,要三天不能玩手機。
如此可以讓小朋友清楚家長生氣的重點,不會覺得突然被罵而激起情緒,並且家長也用了情緒的大小讓小朋友知道隨著他行為的不同,會影響到和他相處的人的情緒並練習調整,由家長先做示範,小朋友也會自然而然跟您學習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取代不適宜的哭叫、耍賴或是冷戰等行為,更可以不被情緒帶走,保留理性進行親子溝通。
二、 不小心情緒失控怎麼辦
如果我們真的因為情緒失控而大聲說了違心的話,這時候我們高漲的情緒會使我們負責思考的前額葉無法運轉,所以這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家長也去冷靜陪伴自己的身心,等到能夠重新思考自己與孩子的關係、以及剛剛發生的事怎樣處理是最好的,家長再跟小孩闡述自己自責或是後悔的心情,並跟孩子道歉,和孩子解釋在「大生氣」時說的話並不是真心話,可是當傷害到他人時都要認真道歉、努力求得對方原諒,並詢問孩子剛剛的感受,親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一起練習覺察情緒,練習在情緒變成五分的大生氣前就先冷靜,如果不慎發脾氣給別人造成傷害就必須好好道歉或執行後果,若在往後小朋友也情緒失控對您大生氣,您也可以按照您示範過的方法引導孩子。
以上就是對照顧者能不能生氣的分享,在育兒這條路上有諸多不易,給孩子犯錯機會彈性的同時,也別忘了給予家長您自己更多的彈性;給孩子正向的支持和愛的同時,也別忘了多愛自己的一點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