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課輔
課輔教師 林麗貞
停課不停學,回家線上寫功課?這下真是苦惱了,如何讓學生在舒服的家裡甘願的每天準時上線,還要邊學習邊寫功課?
結果出乎意外,線上上課時間一到,小孩們幾乎都能準時出現在螢幕前,每天跟著我給的進度持續學習、訂正和完成功課,而且持續到上課的最後一天還依依不捨,真是令我太感動了,其中又最讓我感動的是-小玉(化名)。
小玉原本是在私人安親班補習,但因為無法跟上補習班的各種要求,在一年級下學期時轉來我的班。剛來時怯怯諾諾,很像被嚇過的鳥兒,不太說話、不敢詢問、也不太跟班上同學玩。
原來小玉基本的注音符號只認識幾個,拼音更不用說了,數學的基礎也沒建立好,整個很沒自信,真是令人心疼。後來課輔時間我都把他帶來我身邊從頭慢慢教起,寫給他看,抓著他的小手寫注音、寫國字,曾有一次她用稚嫩的聲音回我說: 「老師,你的手好溫暖喔」。
漸漸認識很多注音後也開始能慢慢讀題目、念幾句句子了,但畢竟還是孩子玩心重,必須不時的拉一下。暑期線上上課時,小玉時常會把手機的螢幕關起來,我會呼喚她把螢幕打開輪流念文章、一起玩數學搶答,剛開始拒絕我好幾次,我還是不死心一次次把她呼喚出來一起念文章、搶答數學,慶幸的是慢 慢願意跟上來了。
接近開學日,聽到可以回來學校上課,大家都超開心,還好平日也都養成做好各項防疫程序再入班的習慣。我也漸漸發現小玉交過來的功課錯誤率較低了,來問功課讀題目也越念越順,我問她: 「你是不是在家裡偷偷練了甚麼武功?」, 稚嫩的聲音回我: 「因為在暑假時麗貞老師一直呼喚我念文章、搶答數題,老師放的數學動畫和繪本動畫都很好看」。後來也說她喜歡回課輔班上課,因為可以看到老師,寫功課遇到問題就可以直接來找老師,也可以和同學玩,希望都不要有疫情也不要停課,她好珍惜可以問老師功課也可以和同學在操場上玩的時間。
看到孩子們個個持續在進步,真的是再辛苦也值得了。
後疫情時代的親子網路戰爭
野柳國小專輔老師 曹鈞凱心理師
「某某某!你手機還要玩多久!講都不會聽喔!都不用唸書嗎?要讓眼睛瞎掉是不是!」這是您最近常會跟孩子發生的對話嗎?
隨著疫情時代的來臨及科技發達,待在家的時間、線上學習的時間都變多。各種社群軟體的興起,網紅與各遊戲平台的吸引,彷彿推波助瀾般,現代小孩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的時間越來越長,也越來越難以自拔。
您是否也在要求孩子少上網和玩遊戲的過程中,產生了不少親子衝突呢?
化解親子手機網路使用的衝突,我們可以試著這樣跟孩子溝通:
一、先理解,再一起討論合作:
你多久沒有好好坐下來和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的想法呢?建議你可以在心情平靜的時候,找個時間跟孩子正式地坐下聊聊。聽聽孩子平常喜歡在網路上做些什麼,分享孩子的興趣。但注意不要帶著否定與批評,而是真心的好奇。當我們越了解孩子的世界、他的渴望與需求,孩子也會感受 到父母的理解,而願意合作。
二、訂出明確使用網路、遊戲的時間:
讓孩子知道,你支持他玩或上網,但必須要有一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討論,合理使用手機與網路的時間規定。譬如:「吃飯時段不能使用手機,每天晚上七點到七點半間可以使用手機,時間到了手機必須放在指定位置並關機…等。」規定明確了以後,再跟孩子討論:「如果你違反規定了,你希望我們可以如何提醒你?如果提醒沒有用,我會把手機沒收幾天,你同意嗎?」用這種方式討論,能讓孩子有機會學習為自己做決定和負責。
三、提醒孩子網路使用安全:
提醒孩子,在網路上散布的訊息與照片,是無法收回的。在張貼任何訊息前要想清楚,許多網路的陌生人可能藉由對你友善的假象,對你索取裸露照片,或詐取你的個人資料。如果有類似的新聞也可以給孩子做機會教育,使孩子提高警覺。
四、持續有耐心的溝通,溫柔而堅定:
暴力、色情網站等可以用 APP、搜尋引擎的設定避免讓孩子接觸。而最常出現的挑戰通常是:「約定可用網路的時間已到,孩子還沉醉在影音世界裡。」某些狀況下孩子可能會無限「盧」下去,鬧到大家理智都斷線。碰到這種狀況,提醒父母要盡量冷靜處理,不要跟著暴走。在情緒上同理孩子想玩的渴望,但堅守原則,讓孩子明白他得遵守先前討論的約定。
隨著時代的演進,網路使用的機會只會更多,而不會變少。重要的在於我們如何在這過程裡,持續提升親子互動的品質,而不因著時代變化,產生親子的隔閡、對立與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