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幽冥之中,伺機而動的無數無形之物共享著這個世界。當一個地方遭到死者玷污之際,當精靈的影界與人間的壁壘變薄之際,當人類開始窺見神之機器的齒輪之際,就是鬼魂、精靈和天使顯現、行動、推進它們異樣計畫之際。它們都渴望著人類的某些東西--記憶、順服、情感……甚至是身體。但有時候,人類也會反抗回去。
物質世界與許多界域相鄰,每個界域都有各自的法則。這些地方的存在沒有物質的身體,雖然它們多有智識與自覺,但它們的思維卻與人類迥異。凡間的調查者應該慶幸,自己無法親眼見識它們所來自的世界。神秘學家對精靈影界與冥界九泉的認識是死氣沉沉,「土著」嚎囂的界域。神之機器不可理解的天使僕役或許也來自這樣一個世界,或許是由他們所服侍的程序和建設所生。不過沒有人能確定。
不管這些存在是為了逃出家園的凶險、躲避再次被放逐回去、被凡間的神秘學者召喚、被更強大的同族派做使徒或是被神之機器強迫前來完成任務,在神之機器編年史中,角色們與靈體的遭遇通常都發生在物質界,至少角色們在此還有主場優勢。
靈體沒有血肉之身,它們的身體由一種稱為靈質的精神物質所組成,並可細分為好幾類。這些物質被同一種靈體認知到以前,都是無形無質的--鬼魂可以看見彼此、互相碰觸,但對其他固體甚至鬼魂以外的靈體來說,都是不可窺見、無法互動的。精靈可以自在飄過牆壁、穿過鬼魂,甚至都不會注意到它們,但也無法和沒有其他支援的人類互動。
幾乎所有靈體都有顯形的能力,以出現在並影響物質界,這些手段包括了保持隱形施用異能、以可見的虛體現身、附在受害者身上使他的靈魂冬眠,扭曲他的肉體以為己用。有些靈體比其他(弱到無法顯形也無法跟人互動的無能之輩)更有能力,但所有靈體在使用異能之前都需要進入合適的狀態。
當想要化為肉身,或是入駐物品、動物或人類,它所意圖顯形的場所、物體或角色必須準備迎接其到來。鬼魂需要錨點--與它在世歲月有關,或是能夠加強它破敗自覺的人、地、物。天使只有在神之機器對世界設置了足夠建設後才會出現。精靈則需要該地或該宿主與它產生情緒共鳴。顯形越強烈,就需要越強力的處境。顯形之物需要仔細調配力量,善加利用一開始所能進行的顯形,慢慢建立須要的處境,才能產生最強大的肉身或是最深入的附體。除非處境十分猛烈,或是附身靈體極度強大,成為宿主的人類首先會渴望遵從靈體而非自身的願望,再來才會被迫服從它的要求,最後才會完全變成為自然生物與超自然力量的怪異複合物。
因此,將靈體召喚到或將其驅離某地某人,其實是創造或摧毀靈體存在的合適條件,更像是將該處拉向或推離靈體的原生界域。沒有了需要的處境,多數靈體會像挨餓一樣萎縮,所以消滅這些處境必定能讓靈體放棄顯形或將其送回「家園」或送往其他容器。想要召喚靈體的邪教徒會在交界處用儀式創造適合的處境,或提供適合的容器,期待預料中的靈體接受這份禮物。參與「召喚」天使的人多半不會意識到自身行動的重要性--建設會在神之機器像玩遊戲一樣調動士兵卒子與機械裝置時逐漸建立,直到天使從中誕生。
死者的迴聲
死去的人類,尤其是突然戲劇化死去的人類,有時會將自己的一部分留在世上。從只能不斷重複死亡一刻的殘破活動殘像,到保有智識,比殺害它的災厄更強大的惡靈,這世界上到處都是無法安息的死者。鬼魂的數目遠多過任何一種超自然生物,但真正獨立的強悍惡靈則是少之又少。
多數鬼魂都被困在虛體狀態中,幾乎無法影響世界,甚至無法顯形,活人遭遇它們時只會感受到奇異的寒顫或不快的嗡鳴。鬼魂會被生前強烈思念的人或地點吸引--這些是鬼魂在世界上的錨點,給予它們足夠的力量顯形,以此身破碎的狀態貫徹內心的瘋狂衝動,嘗試達成生前未竟之志。鬼魂以靈髓為食,這種精神能量由錨點所建立的記憶和情緒產生,每當人們想起鬼魂生前,就會直接餵養鬼魂。失去錨點的鬼魂將無法阻止自己從世上消逝,它們會前往一個陰森的界域,那裡是遭受遺忘的逝去鬼魂居住之地。神秘學文獻用許多名字稱呼這個界域:塔爾塔羅斯、九泉之下、死者之國、陰曹地府或著就叫冥界。
活人罕能拜訪冥界,不過遍佈世界的靈媒和通靈團體告訴我們,進出冥界的門戶比想像中更為普遍。這些門戶就像鬼魂一樣存在幽冥之中,活人無法發現和看見。那些傳說中找到死國之門的地點和開啟儀式的神秘學家,他們的故事都說說冥界是個隧道交錯的地下牢獄,擠滿了被世間遺忘的絕望鬼魂。冥界雖然會餵養死者,給予它們比在人世更多的行動自由,但冥界也囚禁著它們。不過一旦進入冥界,鬼魂的力量和影響力會不斷增強,成長到遠超出生前的形象,成為死者王國的扭曲統治者,或是某種死法的散布與宣告者。如果一個花了數百年成長的鬼魂被召喚到物質界,或是僥倖逃出了冥界,它會在被驅逐以前不斷禍害人間。
扭曲的映像
泛靈宗教認為世界佈滿精靈,任何物品、動物、地點之中都藏有精靈。他們說對了一部分;世界上除了人類以外的所有東西,就連轉瞬之事與激烈情感,都有精靈反應它們的存在,但除了少數特別狡詐強大的以外,多數精靈都活在他們自己的世界,被神秘學家稱為險棘的障壁與物質界分隔開來。精靈界--或稱影界--是物質界的昏暗反映。其地理大致上與這世界相同,但地景卻顯得扭曲,反映其內在的真實而非外觀表面的相同。不管在哪裡,精靈都彼此征戰以求生存。
精靈隨著它們所反映的事物一同誕生,不過它們一開始只是昏昏欲睡、勉強存活的微小靈質團塊。除了新精靈的產生,物質界中與它們相關的行動和情緒都會在物質界中產生靈髓,其中一些會流向影界。如果有充足的靈髓在初成形的精靈附近產生,它就會開始活動。吸取靈髓能讓精靈維持活動。吞噬其他精靈能將其融進自身,使精靈成長茁壯。隨著精靈愈發強大,它們也愈不純然反映自身的起源,而是變得更為主題性。舉例而言,一隻貓頭鷹的精靈可以透過吞噬其他貓頭鷹精靈成長。當它吞噬了夜晚、狩獵、貓頭鷹獵物和其他貓頭鷹的精靈,這個精靈會開始轉變。這時,它就成為了一個獨立、有思考能力的存在,不再依循創造它的生物之法則,突變為沉默的夜行狩獵之精靈。精靈所攝取的靈髓也有所影響--市中心產生的貓頭鷹精靈與鄉村的貓頭鷹精靈所攝食的靈髓不同,它的外表也會因飲食而更為多彩。
凡人角色會遇見精靈,一定是有什麼事出錯了。有些精靈能靠自己的異能穿越險棘,並且隨著自我認知和力量一同成長,它們會決定影響自身周圍產生的精靈和靈髓,替自己創造食物來源。舉例來說,一系列不尋常弒親案的真兇,或許是一個用自己的力量,讓爭執升級為殺戮的謀殺精靈。凡人調查員在物質界遇見的精靈是難民或逃亡者,它們穿越險棘以逃離被更大的精靈殺害或吸收的危險。它們需要為了維持靈髓奮鬥,絕望地遠離自己的世界。沒有能夠輕易取得的靈髓來源,精靈需要像鬼魂一樣尋找錨點,與能夠反映自身本質的物品或人物羈絆。
只要宿主能夠產生足夠的靈髓,精靈就能免於飢餓,並保持無形無質地躲在宿主「體內」。透過影響宿主,或是控制人們跟宿主的互動,使其更接近精靈的本質,精靈就能更容易得到靈髓,並且進展為更長期的附身型態。許多被認為是有自我意志,或著被詛咒的物品,其實都是住宿了精靈。
神機的造化
不像鬼魂靠記憶存續,在世上掙扎保有自我,或是像精靈一樣逃出演化地獄來到物質世界開拓據點,天使既是凡間的臨時訪客,也是靈體之中唯一「天然」的存在。神之機器並不是在遙遠界域匍匐而形的東西;它就在此處,在這個物質世界,由機械裝置組成,以詐術和魔法逃離凡人的視線。當邪教徒召喚精靈,它們會從影界前來。當神之機器需要天使,它只要就地打造天使,卻自然地好像把既存的事物叫喚過來。有重複利用價值的天使會被深埋的在儲存設施中休眠。有時候,邪教徒和包打聽的局外者會注意到--洞穴般的廳室完美地曲折成不可思議的空間液壓系統、齒輪和嘶嘶作響的機械包圍著天使,供給它們 靈髓。它們總是被萬全保護著。
天使是一個不可知的智慧創造者所設計的專門工具,它們比精靈或鬼魂更為特化。它們也更為機巧,能不著痕跡地顯形,不過它們的心智也很單純,一心完成它們被指派的任務,然後消失無蹤。神之機器會在計畫出問題或是齒輪無法自我修正時派出天使來修整建設。天使會獵殺沒有適時死去的人、更換無預警故障的輪軸、修正因果律、仔細安排會逐漸擴大的微小事件(關上門、弄掉筆、適時響起的擾人雜音)。讓天使降臨世界所需的處境比鬼魂的錨點或精靈的靈髓更為複雜,需要層層建設、精確時機和難以理解的神秘花招。很多神秘學典籍記載著召喚天使的方式,但多數毫無用處--如果凡人信徒在召喚天使執行任務之中參與了什麼,那一定是因為他們是建設所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