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消費主義
靈性消費主義
靈性消費主義是指購買或出售靈性相關的產品
靈性物質主義是把靈性相關的概念與物質成就掛鉤
靈性感覺追求是指不斷尋找新的心流高峰經驗
靈魂建構論則認為我們每一生都在學習和成長
持續追求「新的」「改變」「自我實現」
忽略輪迴其實是不斷重複,只是我們失憶了。
「未來」一早已發生,我們每天經歷的是心識重播
單純追求身心靈平衡,則把「靈性」弱化為一種直覺和平安的感覺。只追求目前內心平安和舒適。
將靈性視為一個生活習慣不是壞事,靈性(內在導師)是最好的教師,會很有耐心地度化每個人,引領我們回家。
但當學生有意去學習時,教學速度就能加快。
其實很多的痛苦和經歷都是不必要可以跳過的。
靈性修行的目的是在今生完結前,徹底地夢中醒來,回到永恆一體內。
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行者的意志力和付出,有紀律地根隨修行法門來掃除幻覺,覺悟本心。
說起來,1970年-2000年的新時代追求者,是在尋求覺醒。
就讓我們回到起點,回到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