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恩賜」這回事
「靈性恩賜」這回事
「靈性恩賜」這回事
1. 不要執著有沒有「感覺」,不少修行者從開始到成就超越時,都是較少有感覺或漆黑一片,只要憑著信心與每日的宗教訓練,最終就能領會智慧,伏心為王。有時看不到反而不會分心。
2.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恩賜,例如是音樂、設計、執行力、體能等等。當你的恩賜是「靈性」上時,請一定要更低調和謙卑地運用,不要讓身邊的人跌倒、崇拜、和誤解。單純有奇異能力的人,古人稱為「方士」。能做好的方士也不錯,能配合心的修練,則是更好的事。
3. 對待異象/夢境的態度最好是平常心,出現就出現,過後就忘記它。當異象出現很多時,可能是有提示、或者能量失調、遇魔或起了執著心。
4. 有「靈性恩賜」常運用而未開始修行的人較易疲累和生病,所以要多照顧身體,及和培養一些貼地的興趣/另類專長,對我來說就是跑步和商業機構的正職。
5. 有恩賜而無知識、智慧與練習,只會「有時靈有時不靈」,就如對色彩有天份而無畫家技巧的人,只能畫出單調的美。打磨天份,善用恩賜,需要匠人精神及與大善結合。
6. 新時代「人類潛能活動」的焦點放在開發靈通上,我認為這個風氣不好,過於集中和偏差。正確的方向應是了解五感以外的直覺及更為細緻地生活。我們確實有不少能力和天份等待培養,例如美感、對環境的敏感度、身體知覺、相信世界的能力、哲學思維等等。
7. 靈性恩賜最終的目的是至高至善,守行正道。這是一件不容妥協的事情。
8. 任何的學問要學得好,就需要用「心」,放下比較、虛榮、名利、野心。這樣就能穿越事物表象,明白底層的藝術、哲理、靈性。更掌握當中的「度」和奧秘。
9. 通常通靈工作者都會有常連結的神明,建議不要為求精準而過於尋求外力。要適當地學習推測原理與知識,掌握工具的運用,才能增進穩定性和長遠發展。
10. 不起眼、不著痕跡地運用,會減低與負面能量接觸的機會。當沒有追求心時,內心容易平靜,達到靈明通透,自能領會道- 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