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自己的能力
聆聽自己的能力
以前常常質問自己。為何每天只能最專注工作4-5個小時?為什麼在上午的時間,終覺得提不起勁?(理想中的自己是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和有生產力)
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亦會責怪自己不夠勤力。近來看了數本身心醫學書籍後,才明白到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生理時鐘和節奏。
聆聽,發現自己的節奏。尊重個人的特色,安排適合的事物給自己,回絕別人和世界熱心但不適合我的建議。
現在,早上我會因應個人的特質,主要進行非閱讀性的活動,例如家中運動、氣功、冥想,聆聽網上學習等等。下午約四時後,精神開始旺盛時,就會進行數小時的閱讀和會客。經過實驗和微調後,我發現成效十分好。
同樣道理,我們也可以聆聽內心想法與種種價值觀,再與自己目前的人生處境進行因果關係聯想,就能沖破內心疑惑。
例如目前我單身了一段時間,頭腦有時會播放世界的應該聲音:「我應該要找個伴」。在經過深度自省後,我領會了自己在選擇伴侶時保持著十分謹慎的態度,亦很重視深層次的精神交流,也享受單身的自由。如此推敲,出現等待期都是很正常的。
當疏通迷思後,心中的矛盾感化解了,我不再感到焦急。
透過聆聽和觀察自己,作出合適的選擇,就是有覺知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