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天主教」的靈修之旅
「基督教-天主教」的靈修之旅
「基督教-天主教」的靈修之旅
曾經有基督徒的朋友問我,神秘主義與基督教信仰對立嗎?我認為它們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基督教的信仰基本上是建立於奧秘上。
拋磚引玉,分享一下我對基督教靈修系統的看法,之後會再寫其他宗教,例如佛教、瑜伽、新時代、儒教、道教修行系統。
1.由「假我」到 「真我」
「假我」,是指忘記了神聖本質,染上世界的污染,因恐懼而建立的「自我概念」,也是聖經中的比喻:罪和舊人。
人類從聖子降世與教導中,獲得福音、信心與回家的地圖。
透過寧靜、節制、美麗、真理、謙卑、靈修,使「假我」卑降和消容。行為轉化內心,內心改變行為。
個人潔淨後,聖神(訓慰師)能時常顯現,親身教導。慢慢修行者就能回憶起其神聖本貌- 聖子身份,體悟眾人都是活在一個基督內,由二元思維到合一境界。最後的步驟由神親自完成,把靈魂接引回家。
2. 內在靈修歷程
基督靈修包括有煉淨、光明、合一。基督教的修行包括著假我的死去與黑暗之夜,一般來說修行者太多會面臨一段很長的黑暗淨化期,整合內在對立的心靈動力,才能接駁光明。從而由「外在世界」-「假我」-「內心黑暗」到-「光明/合一」
靜默、禁語、默想是內在修行的方法之一,這階段的重點不是回到內在自我與心靈黑暗中,與世隔絕,而是在寂靜中才能更容易察覺那-「害羞的神聖」,並洗淨屬靈的眼睛,讓修行者能從外在、他人、內心中領會神聖合一。
3. 修行方法的採用
宗教儀式分為兩種,一種是真實由聖徒傳承下來的力量,包括驅魔、祝福、淨化、告解(確實是有一定清洗罪和業力浮現的現象),同時天主教聖徒秘法之傳嚴密有序,只有透過他們的儀式和系統,獲得點化後,才能使用相關力量。(當然也包括了世俗的力量和角色)
另一種為了重演及模仿靈性上的轉化,主要是作記念和傳教之用。
此外,建議基督系統修行者,使用拉丁原文的玫瑰經、榮光經等,拉丁原文的力量比翻譯後的英文、中文強得多,試試在Youtude 找來聆聽下你就會感受到。
在基督靈修之旅,可以把禱告名單加上信徒、聖師、天使。因為會更容易連結到其神聖力量,讓它們協助我處理無形的障礙,增添勇氣信心神。祈禱不只是說出事情,重點是邀請神聖力量顯現和深化與它的關係。
4.「總結」
缺乏靈修內涵的基督信仰,無可避免地會變得世俗化,只能較專注在教會發展、福利事務、信徒看管上。雖然它們不是壞事,然而當缺乏內在生命的深度,單純為了擴展和保持聚會,只會讓人漸漸離去。基督最初的教導是:回家
缺乏智慧的養成,知識就會不停生產,變得學術化-生出了護教學、倫理研究等次要學科知識。同時教會也會變成「假我」活躍的地方,執著於外在的世界和事務中。
更差的是變得膚淺化、封閉性、排他和攻擊,最後大家對基督-基督徒的印象就是恐同、耶X,假仁義。較差的例子是明光社、新造的人,它們以神的名字傷害人,加強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