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千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醫院騎士團(Knights Hospitaller),全稱耶路撒冷、羅德島及馬爾他聖若望主權軍事醫院騎士團(Sovereign Military Hospitaller Order of Saint John of Jerusalem, of Rhodes and of Malta)。其創始背景是在11世紀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期,主要提供醫療服務給予前往聖城耶路撒冷(Jerusalem)的朝聖者,並逐漸成為以武力保護朝聖者的軍事修會(military order)。醫院騎士團作為保護耶路撒冷王國(Kingdom of Jerusalem)的武裝力量,參與了1187年的哈丁戰役(Battle of Hattin)與1191年的阿爾蘇夫戰役(Battle of Arsuf),最終在1291年的阿卡圍城戰(Siege of Acre)中,失去了耶路撒冷王國最後的領土。
1309年,醫院騎士團攻陷了羅德島(Rhodes),並將此做為根據地。此處氣候宜人、土地肥沃,原先為海盜的根據地,在醫院騎士團的打造下,日漸繁榮。醫院騎士團在往後的兩百年間,經濟與軍事實力邁向鼎盛,且多次阻擋了穆斯林的西進。
1522年羅德島圍攻(Siege of Rhodes)與1565年馬爾他大圍攻(Great Siege of Malta)是醫院騎士團歷史中最波濤洶湧的一段故事,以下簡介醫院騎士團在羅德島上抵禦鄂圖曼土耳其的故事:
羅德島圍攻
在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ole)陷落、拜占庭帝國滅亡之時,位於羅德島的醫院騎士團猶如風中殘燭。
1480年,鄂圖曼土耳其以超過70000人的兵力,攻擊僅約2500-4500名騎士、軍士、雇傭軍與民兵的羅德島城堡。醫院騎士團在面對衝鋒、火攻、砲擊、破城、浮橋,甚至是離間與派出間諜等攻擊方式都保持著鬥志,最終成功地守住城堡。
1520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迎來了傑出的君主-蘇萊曼一世(Suleiman I),他對帝國擴張的野心,使羅德島的再戰已無法避免。即使羅德島向西方發出呼救,卻得不到什麼回應。1522年4月,羅德島內提前收割小麥、燒毀郊外建築、升起港口鐵鍊,戰爭迫在眉睫。
蘇萊曼一世為了避免1480年羅德島戰役失利重蹈覆轍,決定御駕親征,帶著超過100000人的軍隊,除了在火炮裝備上升級外,還有著大量的砲兵與坑道工兵,並組成了超過兩公里的半月形陣線,以包圍羅德島城堡。醫院騎士團則是和1480年一樣,針對不同語言區來進行守城任務;地道方面,使用鈴鐺作為警報,以反制土耳其人的攻擊;城牆方面,則建造壕溝以誘引敵人,使土耳其軍隊傷亡慘重。
土耳其攻城部隊主要攻擊南方的亞拉岡防區(bastion of Aragon)、英格蘭防區(bastion of England)、普羅旺斯防區(bastion of Provence)與義大利防區(bastion of Italy)。從9月到10月,雖然土耳其軍隊在西班牙防區打開了破口,但也損失超過20000名士兵。此時的城堡內,拉丁人、希臘人、猶太人、穆斯林奴隸等人正因為間諜的事件而人心惶惶。
10月下旬後,羅德島下起了大雨,溫度驟降,冬季逐漸來臨,土耳其軍隊在損失大量士兵的同時,天氣的問題使得士氣更加低落;此時的醫院騎士團則面臨糧食短缺、彈藥耗盡、軍民缺乏等問題。於是蘇萊曼一世與醫院騎士團大團長開啟了祕密的書信往來,兩方最終在12月20日,正式簽屬了協議,醫院騎士團交出並離開羅德島。1523年1月1日,醫院騎士團的180位倖存者,搭乘了船隻,離開了此生最後能見到的東地中海土地。
1530年,醫院騎士團抵達馬爾他(Malta),並將馬爾他作為在失去羅德島後的新根據地。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雖然極為強大,攻入了南歐與中歐地區,但1565年馬爾他大圍攻與1571年勒班陀海戰(Battle of Lepanto)的失利,使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海軍無法繼續西進。位於馬爾他的醫院騎士團(馬爾他騎士團,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 SMOM)獲得了和平。
1798年,拿破崙(Napoleon)遠征埃及,並攻入馬爾他,馬爾他騎士團投降,成員後來前往俄羅斯。1834年,馬爾他騎士團總部重建於羅馬,並持續到今日。
現今的馬爾他騎士團,在國際法底下是具備「準國家」的主權實體,並與許多國家發展外交關係。他們是從十字軍東征時期以來的「活化石」,這900年來不斷的堅持信念,未來也會繼續參與貧窮、疾病等公益、慈善、醫療與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