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是面對現在及未來挑戰中的必備能力,而「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論(methodology)。我在苗圃設計思考工作坊中 ,目標是需要製作具備媒體素養的教育桌遊。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除了與同儕的溝通表達外,還需要學會定義問題、發散想法與收斂想法,最後進入原型製作。
在六周的工作坊裡。每個小組都需要解決真實的問題-桌遊設計。在培養「設計思考」的過程中,每個桌遊設計小組都會經歷無數次的「砍掉重練」。在這個「來回(back and forth)」的過程中,對於問題的定義會越來越精準(precise),同時也會在發散想法後及時收斂想法,讓問題得以聚焦,不會淪於天馬行空。在原型(桌遊)製作時才能夠真的達到「解決問題」。這一切都要靠「便利貼」,它能夠在重度思考與討論的過程中,起到非常有用的效果。
不過,我們在我們的桌遊-「判官」製作完成後,卻發現我們所設計出來的「判官」比較偏向「科學素養桌遊」而非「媒體素養桌遊」。這是我們這組在設計思考的過程中沒有發現的問題。直到從遊玩者、助教與教師的回饋當中,我們才意識到自己並沒有真正的「解決問題」。這個部分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從這次的經驗,我更了解到定義清楚問題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且不容易的事情。
在此感謝教育部的苗圃設計思考計畫、授課教師詹明峰及吳穎沺、媒體素養專題講師、桌遊業師 、助教與助理,以及其他同學們。而最需要感謝的則是同為「第一名」組別的兩位同學-楊偉宏與林依槿,我們不斷溝通協調、切磋琢磨,使得我們彼此也更加成長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