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社團法人中華點亮生命教育協會舉辦了「點亮幸福.三原力」的活動,分別邀請藍偉瑩老師、葉丙成教授、黃國珍老師與劉桂光校長來談論教學力、思辨力與覺知力。我參與了教學力、覺知力與四星大講堂的場次,又習得了不少。
在教學力的場次,藍偉瑩老師引自其著作-《教學力》的內容以說明關鍵理解與專家思維。教師身為學科專家,務必要意識到自己掌握的專家思維有哪些,包含哪些學科思維、大概念或學科本質,在教學上輔以關鍵提問(核心問題),除了連結學生的經驗外,還要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達到關鍵理解。
在覺知力的場次,黃國珍老師讓我們思考覺知,並說明從後設認知進步到覺知(我不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是依靠「覺知地探究」的歷程來學習。而此探究歷程,就是對「世界」這個文本開展閱讀歷程。
在四星大講堂的場次,主題是探討「失敗」。「失敗」對我而言,本身就可以以黑格爾辯證法(dialectics)來解釋:我們是既「失敗」又「成功」的狀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連結到教育,我們的教育並不容許「失敗」,但其實「失敗」、「錯誤」或許才是學習的開始。看著許多人的成功經驗,真的會讓我們成功嗎?我們一直以來都生活在「失敗」的情形居多,還是「成功」的情形居多呢?真正的成功,或許背後就有許多的失敗經驗使其成長。辯證法用於教育哲學中,或許告訴著我們,除了成功的經驗以外,我們也應該要讓學生多多從失敗中學習,成功與失敗兩者等量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