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哈拉瑞
原文作者:Yuval Noah Harari
譯者:林俊宏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8/08/30
機器時代的關鍵能力
大數據、演算法、人工智慧的時代來臨,我們不須要怕機器人,但需提防那些機器人背後的主人。我們並不知道那些冰冷的機械與介面背後的設計者、使用者是基於什麼樣的目的。此時,批判思考就顯得非常重要。
在這樣資訊爆炸的世界裡,最不需要教給學生的,就是更多資訊,他們應該要理解資訊、判斷資訊,並且結合點點滴滴的資訊,成為一個整體的世界觀。這樣理解資訊、判斷資訊的能力,就是媒體素養與資訊素養。
《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
以往的迪士尼作品,通常都是有個既定的劇情模式-主角在面臨困難與危險時,逐漸找到真實的自我,並靠著自我的努力與選擇,獲得勝利。但《腦筋急轉彎》打破了這個以往的神話(myth)。電影內容呈現的是主角的大腦被不同功能的小人所控制著,主角只是個巨大的機器人,並沒有真實的自我,也無法做出選擇。
這是一部非常激進的的迪士尼作品,也與以往迪士尼作品的概念差異甚遠。同時,我們也應重新反思自己是否是被情感所綁架了?還是被現實所綁架了?我們永遠無法自由了嗎?有的話,我們該如何確定自己還有選擇的權利呢?自由與否的問題,在每個人心中都不一樣,我們應該找出自己對自由的定義後,繼續前進。
面對機器時代的態度
如果要跑得夠快(與時俱進),就不該帶太多的行李(過去的幻想與偏見)。所以「聽長輩的話」並不一定能夠讓你具備面對未來困難與挑戰的能力,因為你無法知道他們所告訴你那些「安全的選項」,究竟是永恆的智慧,還是過時的偏見。我們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本質(essence)」,了解自己所想要的東西,進而做出自由的選擇與決定,才不會被科技綁架。
在這10年間,世界變化快速到我們都無法預期,以經濟、教育、職涯等層面來做比較:
在經濟層面上,10年前,或許人們較多保有資產定存與保險思維;而今天,或許有更多人傾向於將資產投入股票、債券與虛擬貨幣市場。
在教育層面上,10年前,或許學生比較習慣於作為課堂中的聆聽者;而今天,有更多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或校園中具有發言權。
在職涯層面上,10年前,或許為人「師」(教師、醫師、律師)是許多人的夢想,而今天,不但有許多新興職業產生(例如接單外送員),還有許多學生更夢想成為Youtuber。
即便是今天,或許誰也無法完全確定未來10年後的經濟、教育、職涯發展的情況又會是如何。但是我們不要害怕,我們需要先了解自己在未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後,朝著未來的目標繼續努力。具備書中所提到的面對機器時代的關鍵能力與態度後,相信你我也會達成自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