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濕地

自然科學、環教議題實作 2022.12.26.

溼地水質檢測 1.

水質科學檢測

藉由科學檢測方式使用量筒、溫度計、溶氧檢測碇、濁度檢測表、酸鹼指示劑,測量水質狀態。進一步提供環境水資源汙染程度的資訊。

寒流剛走,溫煦的冬陽曬得人暖暖的。跟著老師們微笑來到鹿角溪人工溼地,

基礎介紹人工濕地的範圍與環境後,第一關進行水質檢測。

做好任務分工後,先用量桶取水,藉由諸多科學檢測儀器與試劑,判定水質狀況。

溼地環境基礎介紹

鹿角溪人工溼地的場域圖

水質科學檢測有其詳細規範,使用統一規格器材與規準,才能進行科學數據的蒐集。

取水樣本

量筒上的溫度顯示條

放入溶氧檢測碇

水質溶氧、酸鹼、濁度對照表。

紀錄結果於走讀手冊

對照顏色判定酸鹼度

濕地水質檢測 2.

水質生物檢測

越乾淨的水源,其生物多樣性越多。藉由捕蟲撈網的蒐集,觀察水中生物或昆蟲的種類與多寡,判定水質汙染程度。

結束科學檢測後,來到小朋友們最感興趣的夜市撈金魚( 撈昆蟲 )關卡,

對照水中常見生物與昆蟲圖鑑對照表,用捕蟲網在池子中撈取生物,

在白色的觀察盆中用湯匙分類與記數,藉此了解水質汙染程度。

檢測說明與任務分配

水中生物對照表

專業的夜市大撈家

豆娘水蠆代表水質不錯

觀察盆中仔細尋覓昆蟲與生物

影像與觀察記錄

陽光下的撈撈樂

濕地賞鳥趣

雙筒望遠鏡鳥類觀察紀錄

濕地豐富的生態,在秋冬季節常會吸引取多過境鳥類棲息。可惜因為濕地旁的工程進行,所以無法進入草澤區欣賞雁鴨與鷺科鳥類,改在溪流旁觀賞溪澗鳥類。

結束低頭工作的水質檢測,終於可以抬起頭遠望天空與枝頭。

藉由雙筒望遠鏡與鳥類圖鑑,觀察常見的濕地與溪澗鳥類。

灰鶺鴒、紅嘴黑鵯、白腰雨燕、白頭翁、夜鷺、八哥等鳥類,紛紛入鏡。

影像紀錄冬季美景

苦楝枝頭上的紅嘴黑鵯

行動淨溪

回饋土地素養行動

分組進行鹿角溪溼地周邊人工垃圾撿拾,透過實際行動還給濕地一個良好潔淨的環境。結束後將垃圾帶回學校清洗,並進行分類與紀錄。

看似乾淨的鹿角溪溼地公園,微笑各組竟然可以在短短十分鐘內,

在草叢與樹林間撿拾出五袋的人工垃圾,真心期待來到濕地公園的遊客們,

能順手將垃圾帶回,還給大地一片乾淨的家園。

宇宙組的行動淨溪

魔鬼(垃圾)藏在草叢裡

正義的大愛行動

小桃子組的淨溪成果

結束緊湊的下午課程,迎著夕陽走回停車場,

遠方的熟悉鳶山與北大高樓共築成的背景,成為行動淨溪後的最佳寫照。

微笑濕地行

班級課程第十二站 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