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走讀學習紀錄

2021.10.13.









雨歇的早晨,漫步田野。

兩界

舊區生活與田野風光

穿越涵洞,彷彿進入時光隧道,北大區的熱鬧繁華喧囂轉換成蟲鳴鳥叫的優閒情懷。

社會課本中的鄉村生活與景致躍然眼前 : 農田、果園、傳統屋舍羅列在步道旁歡迎我們。

前兩天圓規颱風來攪局,龐大的外圍雲系伴隨著東北季風,持續在北台灣帶來降雨。

清晨吃完早餐,老師特地跑了一趟三鶯二橋上頭勘查了水域與安全。

到校後發現小孩們比平常早到許多,吱吱喳喳相互聊天顯現興奮的心情,似乎忘了要完成旅行裝備檢整。當七點五十分老師宣布準備出發時,顯得手忙腳亂,需要先安頓整理。

也顯現初次的旅行課程,大家還需要習慣老師的自動化行動模式。

不過一旦上了路,腳步與節奏自然就會跟上,簡單跟土地公廟問好祈平安後,

轉往三號涵洞穿越高速公路,狹窄幽暗的涵洞裡伴隨上班的車輛經過,

轟隆轟隆的車聲在洞裡顯得異常巨大,穿過涵洞後的柳暗花明景致,讓大家喘了口氣。

接下來隊伍邁向田野與傳統生活。

穿越時光隧道迎向亮光

田園漫步舒爽宜人

傳統磚造屋舍

新舊建材交雜的綠意盎然

體驗大風 旗海翻騰 紀錄學習

大風起

三鶯二橋旗海與展望

橋梁連接著人與人的生活,帶來便利與溝通。

走上橋頂我們從樹林來到了鶯歌區,啪啦啪啦作響的美麗旗海帶來聽覺與視覺的雙重饗宴,也是大橋每年十月的限定特產。

遠望蜿蜒的大漢溪與遠方的台北 101 ,台北盆地視界一覽無遺,呆在橋上吹涼風會讓人捨不得離開。

上橋前,特地讓小孩們迎著旗海與涼風,拉開距離用舒服的步伐走上橋頂,順便也呼吸一下在台灣的自由氣息。

颱風遠颺後的天空雖然沒有藍天白雲,不過風雨洗淨後的城市與山景倒是清新脫俗,遠方還有火車穿越,視覺層次很飽滿豐富。

轉下橋前望見一片甜根子芒海,迎風搖曳像是綠白色波浪般,大家稍作休息後,準備轉往河邊秘境。

迎面而來的旗海大道

啪啪啪 ! 強勁的風勢劃破旗幟

大棟山腳下的縱貫鐵路

蜿蜒的大漢溪與台北市景

迎風健走好舒暢

橋下一片白芒甜根子海

芒海遠方是熟悉的北大家園

看啊~劉克襄筆下的小白鷺 回來了

野趣 行動 關懷

行動淨溪與微笑贈禮

走過一段芒花秘境,體驗一下野趣橫生的自然滋味。孩子們生活中的飲用水源自於大漢溪,在地的先民也是利用河運往來交通。

用行動淨溪來展現環境關懷,是孩子們延伸自國語課的好學習。淨溪後尋覓一顆源自雪山山脈滾動而來的鵝卵石當贈禮,與河神來場公平又溫暖的好交易。

踏入芒花秘境,如同劉克襄筆下的小頑童,對自然與環境充滿好奇,

展現行動探索的旅行家能力。

不一會兒,小孩們立即感受到雨後濕滑崎嶇的礫石,伴隨不時伸出手來招呼大家的芒草衛士,是一項與眾不同的觸覺與視覺體驗。

鑽過芒草從後方,的是壯闊洶湧的溪水滾滾而來。

站在壯闊的大橋下,更加體現人們的渺小。

期待已久的淨溪行動隨即展開,戴上手套與垃圾袋每位小孩變身成護溪勇士,

在礫石灘地上找尋人們遺留下來的非自然產物。

鋼筋、塑膠袋、漁網、還有許多深埋砂土裡面的沉積垃圾,需要同心協力才能重見光明。

一番辛勞之後,大家在河灘地尋覓一顆代表性的鵝卵石當贈禮,

返校後藝文課再進行美學彩繪創作。

報告報告~芒草衛士出現了

呵呵呵~ 這就是我的隱身術

你先走 我殿後

我用精品包包穿越秘境

仰望壯闊大橋

洶湧溪水與岩石

嘿呦嘿呦拔垃圾

這是......傳說中的溪廢垃圾

這顆棒

這顆讚

鑲鑽綠寶石

翡翠小愛心

好吃御飯糰

我的幸運石

結束行動淨溪活動之際,天空也開始飄起雨來。

披上雨衣一路急行軍,交叉穿越四號與三號涵洞返回學校。

走入熟悉的校園,大家鬆了口氣。

返回班上的路上,別班的同學們投以訝異驚奇的眼光,

彷彿看著一群在細雨中歸來的勇士。

兩小時、三鶯樹、五里路、很厲害。

原來這就是 感動樂啊~

微笑夢想課程第一站

柑園感動樂

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