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微笑克服困難入山林,有了難能可貴的體驗。
獨特的實境浸潤式的體驗,在每人的心中留下美麗的印記。
從鳶山火山的考驗、英語歌曲的歷練、戲劇的展演、好學兔文化創作、北海英雄的永續實作到文創市集的成功策展。
增加戶外體驗時間、添加山林實境團隊歷練、空白課程的量身訂做、東眼登頂的畢業挑戰。
我的外公也是日治時期至民國時代,台灣的山林的工作者,
記憶中外公的房間總擺滿許多動物標本與原住民番刀,空氣中總瀰漫著檜木香氣。
外公過世前,榮獲台大實驗林表揚,我也特地趕回家鄉開車載老人家上溪頭參與盛會。
回到微笑,特地在上東眼前,讓大家欣賞一部充滿青春、感人、勵志的影片。
故事中的主角,陰錯陽差入了山林工作,第一天就想回家。
山林環境與純樸的居民,徹頭徹尾療癒了失意的主角,最後愛上山林也找到真愛。
最後階段的微笑學習分組,均採不挑食的抽籤制度,期待每位學生都有更棒的合作協調能力。
從設定目標、共備能力到學習任務設計,讓各組的獨特性能有所彰顯。
再加上第一天下午,有一小時的空白課程可以自主選擇活動親近山林。
總結來說 : 同一座山林與資源,微笑能展現出29種變化。
微笑再東眼.pdf
微笑再東眼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