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課後

梳理學習 回饋分享

2021.10.14.

從感動與開心的學習開場

良好學習的本質在於實用與享受,一段不算輕鬆的戶外走讀課程中,

必有酸甜與苦辣。

從喜歡的、印象深刻的、美好的經驗入手討論,是課程討論的經典原則

於是,先讓各組回饋三項良好與感動的學習經驗,

再附加一項精進的建議事項,最後歸結再各組最推薦的戶外經驗。

  1. 美好分享 :

美好學習經驗在於人與人的正向連結,也在於人與環境良善的互動中。

相互打氣加油、任務的成就感、環境的友善與關懷、樂在享受體驗,都紮根在行動關懷淨溪、芒花秘境體驗、大橋風光攬勝與古厝探訪中。

  1. 建議部分:

許多組提到走讀行動中的體力需增長,才能讓隊伍的有效率行動,以及增加體驗的品質。

這要靠大家在平時養成運動好習慣與健康飲食,效率行動有賴大家專注配合領隊指令。

  1. 推薦的體驗課程 :

首推行動淨溪與芒草路徑體驗,緊接在後的是大橋上的好風光。

看來大家具備 探險家 行動家 的健走體質,以及美感家的良好觀察力。

走讀紀錄分享 手繪風景篇

彩繪記錄感動的瞬間 2021.10.15.

涵洞穿越篇

大橋風景篇

大漢溪流篇

淨溪活動篇

芒花秘境篇

獨特篇

大漢溪裡的不塑之客

三鶯二橋下溪廢產物分類整理

中午時段,感謝幾位同學犧牲休息時間,將三天前行動淨溪帶回的垃圾進行整理分類,

與我們生活飲水息息相關的大漢溪,究竟產出多少人類帶來的非自然產物。

果然不出所" 塑 " 料,由百年不滅的塑膠類贏得總冠軍~

其中以塑膠類袋子、繩與相關產物最多,全班用15分鐘蒐集到66樣人工垃圾。

大漢溪河神很開心,大家幫忙淨溪整理社區環境,下周的卵石美學創作一定很美很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