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classroom的使用

(2021/07/29)

今天來介紹micro:bit教學上的一項利器micro:bit classroom,使用上非常簡單,老師可以藉此平台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進行補救教學,以及收集學生的程式碼等,提供給要進行micro:bit教學的參考。

一、認識micro:bit classroom

  • 我覺得這是教micro:bit的一項利器,方便老師教學及對學生學習進度的掌握

  • 使用時老師與學生都不用申請任何帳號,使用上很方便

  • 網址:https://classroom.microbit.org/

建立課程

  • 最主要是輸入【活動名稱】 (建議有日期、班級及第幾個課程的資訊)

  • 學生的畫面

  • 當學生都加入後,老師的畫面

    • 學生會按照名稱排序,所以1~9號要前方多加一個0,輸入01~09

、老師分享程式給學生

  • 老師點擊主畫面上方的【Editor】

  • 這時學生的畫面,就會出現老師要給的程式

    • 但學生這時要注意,原本的程式碼就會不見了,會被老師的程式碼取代了

、老師觀看學生的程式

  • 老師點擊主畫面上方的【Student code

  • 最後所有學生的程式,WORD檔的畫面如下

  • 當學生完成程式,點擊右上角的【I've finished】

  • 老師的畫面,該位學生會出現【Finished】

  • 如果老師對學生的程式不滿意,要求學生再重新進入修改,學生一樣同上面的登入方式登入,但要輸入之前相同的【名稱】才可以

儲存班級,下次繼續使用

  • 如果這件品要超過1節課,下次還要繼續使用時,老師可以先把班級儲存下來

  • 老師點擊主畫面上方的【Save classroom】

  • 當下載完檔案後,學生端不會被關掉,但當【End session】,學生端就像完成程式一樣被踢出

  • 當下週要繼續使用這班級檔案時,執行上面下載到【電腦上的.html檔】來恢復課程

  • 老師一樣先把登入資訊給學生看

    • 這些通關密碼跟上次的不一樣

    • 也可以看到上次的學生名單,如果小朋友忘了名稱也可在此看到

    • 也可以有新同學加入

  • 學生一樣同上面的登入方式登入,但要輸入之前相同的【名稱】才可以

、分組

  • 這樣不知可不可行,測試時是可以用的

  • 先在classroom建立完一個課程

  • 再開啟另一分頁來,再到 classroom時,會被告知已經有一個課程了,不管,再按要開啟一個活動

  • 這時,就會產生同一個課程,但有兩個登入畫面,而且兩個畫面是獨立運作,請不同組的學生,分別輸入各自的圖形密碼。所以,如果要開4組,就上面動作做4次,就會有4個分組了。

  • 整體而言,使用上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