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
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
葉洪生 / 林保淳
遠流出版社
第 203 頁
…………
田歌小說:計有 《天下第二人》(1962)、《陰魔傳》(1962)、《血河魔燈》(1963)、《人間閻王》(1963)、《武林末日記》(1963)、《黑書》(1964)、《血路》(1964)、《俥馬炮》(1964)、《南北門》(1964)、《鬼歌》(1965)、《天地牌》(1965)以及《心燈劫》、《血屋記》、《魔影琴聲》、《鬼宮十三日》等書。
按:田歌本名陳中,別署「晨鐘」,臺灣人;生平不詳。其筆法、意構與陳青雲如出一轍,無不以武林狂人或屠夫「血洗」江湖為故事主題,其特點是:荒山、古墓、死亡、屍體、冤魂、浩劫、仇恨 …… 格調極低,俗不何耐,為鬼派「天下第二人」。
………………
關於敍述『田歌』之部份, 說明如下
錯誤一
(1)作者未盡撰寫「發展史」應有之責任,因既知『田歌』何許人也,怎可以「生平不詳」代之。既為「發展史」就應查出事實,找到書商、作者本人確認再三。
(2)此書於 2005-06-01 出版,而『田歌』到 2017 仍健在,卻未有人向『田歌』本人確認,即草率出版。
(3)田歌生平:[本網站]、[維基百科]、[百度百科]、[新浪網]、[網易]
錯誤二
"田歌本名陳中,別署「晨鐘」" ?
(1)正確應為:『田歌』的本名是「沈幸雄」,別署「晨鐘」。
(2)更正確的說法:
『田歌』本名為「沈幸雄」,起先以「晨鐘」為筆名,約 2-3 年後改為『田歌』。
(3)請參閱『田歌』的 [生平]。
錯誤三
田歌小說:《俥馬炮》(1964) ?
(1)田歌小說著有《俥傌砲》(1963)
(2)對於一個名為 "發展史" 之書名,將考證之資料寫錯,實屬不該。
錯誤四
作者評『田歌』之作 "格調極低,俗不何耐" ?
(1)『田歌』以 "鬼派" 稱之,即自有在此領域能站得住脚的寫風,以 "格調極低,俗不何耐" 之描術『田歌』實為不妥,亦不是「發展史」書籍該有的格調。
(2)在書坊中有甚多是以『田歌』之名偽書、托名,是否作者未經與『田歌』本人查證,以偽書之內容即先入為主,草率評語 ?!
爭議點一
鬼派「天下第二人」?
(1)當時鬼派就只有兩人為領頭羊,而『田歌』在 1961-1963 年之間就已有 5 本相關屬性之武俠小說出版,理應是為此派的「第一人」。
(2)可見此「發展史」未經查核兩人的出書的前後順序,而是「參照」網民的誤傳,直接植入此「發展史」一書中。
爭議點二
在這短短的兩段文 226 個字符,即有 4 個錯誤、2 個爭議點,實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