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關於 / 文壇上的 "異軍"

文壇上的 "異軍"

臺灣武俠小說家瑣記

不特此也!由於《奪魂旗》開場之屍骨如山、血腥滿地,竟促使銷路激增,乃予稍後聞風而起、一哄而上的 "鬼派" 武俠小說起了惡劣的催化作用;遂造就出陳青雲(也師法諸葛青雲)、田歌等 "鬼派" 作家,小說內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殺,令人不忍卒睹!殆非其始料所及。

註:本文作者對 "田歌" 極端的偏頗,在所謂的通俗武俠,即讀易懂。武俠總不免有打打殺殺,但若真的只有 "嗜血嗜殺",不會在當時的社會形成一股風潮。因為尚可被閱讀,所以可以改編成電影、電視,甚至被是漫畫。

註:對於本文作者,在所有的報章、著作,皆以 "非鬼即魔" 帶過,描述甚少,未能有更好的形容詞, 對 "田歌" 有所不公。

註:或者作者可以先瞭解 "田歌" 的基本資料,與真正的著作套數與集數,可以做出更好的評語。

轉載

文壇上的 "異軍" -- 臺灣武俠小說家瑣記

作者:葉洪生

文訊 第 193 期 2001 年 11 月 12 日

開場白:歷史的反諷

自民初北大著名學者兼翻譯家林紓在《小說大觀》第三期(1915 年 12 月號)發表短篇小說《傅眉史》,並首度冠以 "武俠小說" 類目以來,武俠小說即躍登文壇一角,掀起一波三折的創作熱潮以及紛至遝來的批判與爭議。其中尤以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1923 年)所引起的爭議最大。

許多文壇上的知名之士皆深惡痛絕,甚至要口誅筆伐,必欲除之而後快!推究其故,大概是由於這類 "俠以武犯禁" 的通俗讀物多半脫離現實,嘩眾取寵,語不驚人死不休!加以它又作意造奇,馳騁幻想,快意恩仇,標榜替天行道;在一定程度上能給予亂世兒女 "苦中作樂" 的精神慰藉。因此,武俠小說在民間普遍受到社會大眾歡迎,紛紛趨之若鶩。於是在市場排擠效應之下,一般對所謂 "革命文藝" 、 "嚴肅文學" 或西化派鼓吹的寫實主義作品多敬而遠之,抱持觀望態度。致令其社會影響力大打折扣,則彼等 "惡紫之奪朱" 的 "反武俠情結" 豈有不集體爆發之理!

是故,1930-1940 年代的左翼作家如瞿秋白、沈雁冰(茅盾)及鄭振鐸等學者名流,均撰文全盤否定武俠小說的存在價值,斥之為 "反動、封建的小市民文藝" , "是潛伏在中國國民性裡的病菌得到機會而作最後一次的發洩罷了" 。影響所及,凡有命思想前進的文人雅士乃一面歌頌唐人傳奇(包含武俠作品)及《水滸傳》(具有武俠性質)的偉大藝術價值;一面又鄙薄近世及當代的武俠小說 "擾亂社會秩序" ,混淆視聽!

他們似乎忘了周樹人(魯迅)曾在《中國小說史略》(1930 年)中剴切指出: "是俠義小說之在清,正接宋人話本正脈。固平民文學之曆七百餘年而再興者也。" 殊不知清代俠義小說正是民國武俠小說之前身。即令其後裔子孫 "與時推移,應物變化" ,或有賢愚不肖之分,卻也應區別良莠,不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何況其寓教於樂,表彰俠義精神;濟弱扶傾,伸張人間正氣,實具有 "安定戰時社會人心的作用" (借高陽語)。正是功大於過,不容抹殺!縱使我們不認同它是中國通俗文學大觀園中的一朵 "奇葩" ,然其確為文壇上活躍已久的一支 "異軍" ,應無疑義。

但吊詭的是,自國府遷台近半個世紀以來,臺灣武俠作家儘管是名手輩出,屢有佳構;然總體而言,似乎仍處於 "妾身未明" 的尷尬地位。非但作者生平無人聞問,就連其作品真偽也是一筆糊塗賬,令人難以分辨。久而久之,以訛傳訛,甚至把這笑話鬧到大陸去(如河北花山出版社所編《中國武俠小說辭典》)。殊可痛惜!

晚近十年,時轉勢易。由於香港武俠泰斗金屬作品集獲得解禁,來台促銷;經過大眾傳媒的鼓吹,以及若干文人學者的推波助瀾,文壇觀感丕變,已不再視武俠小說為毒蛇猛獸。文藝理論家也逐漸承認武俠小說是一種特殊的 "文類" (genre),或當作 "次文類" (subgenre)看待。學界或舉行武俠小說研討會,或有國內外的研究生拿來作碩士、博士論文題目;但可惜泰半見木不見林,僅止於 "萬般皆下品,唯有金庸高" 而已。其實大謬不然!

從 1950-1970 年代之間,臺灣武俠小說風起雲湧,百花齊放!也出了不少專業作家及優良作品,並不遜于金庸。據一項不完全的統計,當時約有三百多個武俠作者以此為生。其中號稱 "名家" 者,即不乏二十餘位可供談資。例如郎紅浣、臥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伴霞樓主、孫玉鑫、墨餘生、東方玉、古龍、蕭逸、慕容美、上官鼎、高庸、柳殘陽、雲中嶽、武陵樵子、司馬紫煙、玉翎燕、獨孤紅、秦紅、溫里安(以上大致按其出道先後為序列),以及很早就 "淡出武林" 的獨抱樓主、古如風、易容(唐煌)等等。可謂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

筆者不才,浸淫此道已垂 40 年之久。正如清人孔尚在《哀江南》詞所雲: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對於這些武俠小說家即令無一面之雅,然其生平行誼亦略有耳聞。今不揣淺陋,願將所見所聞所思一一寫出,以供有志於研究武俠小說 "實驗美學" 者(包括作家生平、創作動機、文化素養、時代感受、價值取向等等)參考;同時也為久遭文壇冷落的 "武俠異軍" 留下一鱗半爪的基本資料。庶幾不負區區半生神游武俠天地、孤劍獨行、披荊斬棘之苦心也。

"老驥伏櫪" 郎紅浣

若論臺灣武俠作家資格最老、輩分最尊者,殆無人能出郎紅浣之右。他不但是臺灣最早從事武俠創作者之一,而且是開啟此地報刊連載武俠長篇小說的第一人。正因他 "臨老學吹簫" ,起了帶頭作用,方促使見獵心喜的後生晚輩紛紛效尤,而為面臨 "斷炊" 危機(由於兩岸隔絕,讀者無新書可看)的臺灣武俠小說界開拓了一片生天。是故,稱其為 "臺灣武俠先行者" ,洵當之無愧!

郎紅浣,本名郎鐵青,祖籍長白(山),為滿洲旗人;生於 1987 年,與民初言情武俠名家顧明道(以《荒江女俠》一書鳴世)同庚。其卒年不詳,生平漫不可考。據其自雲,1951 年春,曾得掌故大家高拜石之介,在《風雲新聞週刊》上發表來台後的第一篇武俠創作《北雁南飛》;涉及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等史事,惜因故中輟。旋應《大華晚報》之邀,於 1951 年 3 月動筆撰寫《古瑟哀弦》、《碧海青天》二部曲,乃正式展開其長達十年的武俠創作生涯。

持平而論,郎紅浣文筆清新脫俗,剛柔並濟,有新文藝之風;運用京白對話時,狀聲狀色,極為生動傳神。可與老舍的 "京味小說" ,王度廬的 "悲情武俠" 相媲美。他尤善於描摹江湖兒女情態,或纏綿悱惻,或悲歌斷腸,忽張忽弛,跌宕起伏,頗能引人入勝。無怪當代詩家張劍芬,李漁叔曾譽之為 "仙心妙筆,當世無雙" !而滬上名士陳定山亦以 "獨異" 二字稱揚。此外,郎氏久曆風塵,腹笥寬廣,描寫舊社會之風俗習尚、穿著打扮乃至典章文物、器皿用具均極考究,非一般道聼塗説可比。

為其出書的國華出版社嘗如此介紹說: "郎先生少遭家難,流浪天涯,足跡遍中國;閱人既多,所學亦博,于拳擊劍術尤精。" (參見《莫愁兒女 1957 年初版扉頁簡介》)這也可從側面看出郎氏饒富人生閱歷,見多識廣;而其早期所述拳劍技擊皆有憑有據,大抵寫實,並未刻意渲染武功妙用。惟其敘事習于故常,且喜以清初鼎盛時期為故事背景;寫滿、漢之爭與宗室恩怨,則多緬懷白山黑水故國(清朝)之思。特別是其晚期作品如《黑胭脂》因受到後起之秀臥龍生、司馬翎等神化武功的刺激,竟無端摻入奇門遁甲、神仙術數乃至飛劍法寶等玄妙素材,又走回民初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俠傳》的老路;遂令人有捍格突兀之感,破壞了他一貫平實的俠情小說風格,殊為不值。

惟無論如何,郎紅浣以年過五十知命之年始下海從事武俠創作,正如曹操樂府詩〈龜雖壽〉所雲: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其前後十年間的武俠作品固然有得有失,但也的確證明瞭他寶刀未老,筆力遒健,乃能見重士林。

由於郎氏 "但開風氣不為師" ,是臺灣第一個職業武俠作家,故筆者用較多的篇幅追述其人其事,並簡略介紹其創作風貌、特色。以下則按各家成名先後及其作品的影響力,分別作扼要的說明如次。

"一劍驚虹" 臥龍生

眾所周知,臥龍生是 1960 年代各方公認的臺灣武俠泰斗。他幾乎同時以《風塵俠隱》和《驚虹一劍震江湖》(1957 年)二書發跡;繼則以《飛燕驚龍》(1958 年)、《玉釵盟》(1960年)二書成就大名,而與司馬翎、諸葛青雲並稱 "臺灣三劍客" ,享譽垂 30 年之久。其中尤以《飛燕驚龍》開創了一代武俠新風,影響獨大!從而奠定了他在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一位曾經叱吒風雲、不可忽視的著名通俗作家。

臥龍生,本名牛鶴亭(1930-1997 年),河南鎮平人。據其自雲,他出身於小商賈之家,從小嗜讀《三國》、《水滸》、《紅樓》等古典小說及《七俠五義》、《兒女英雄傳》等武俠先驅作品;對於所謂 "北派五大家" (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王度廬及朱貞木)皆所愛重,尤喜朱貞木小說的筆法、佈局,乃建立了他的武俠審美觀。高中肄業期間,他加入青年軍,轉戰各地。

1948 年赴南京考上由孫立人將軍主持的軍官訓練班,旋即隨軍來台,從少尉排長做到上尉政工指導員,從事部隊文宣工作。此時他始接觸到西方翻譯小說,如《金銀島》、《俠隱記》、《基督山恩仇記》等,皆為西洋傳奇名著,鹹以故事曲折離奇取勝。1956 年因受到 "孫立人事件" 牽累,提前自軍中退伍。一時百無聊賴,生計艱難;為了糊口,曾幹過三個月的三輪車夫,境遇至慘。後得友人童昌哲(即伴霞樓主,時任《成功晚報》副刊編輯)鼓勵,始嘗試走武俠創作之路。(按:以上為 1996 年 12 月臥龍生病中接受筆者專訪所述,與坊間傳聞略有出入。)

牛氏祖居南陽臥龍崗,當地有一所 "臥龍書院" ,乃特為紀念三國時代蜀漢大政治家諸葛亮所建。牛鶴亭青少年時曾在臥龍書院求學,因取 "臥龍生" (意為臥龍書院學生)為筆名,於 1957 年春,在台南《成功晚報》發表武俠長篇處女作《風塵俠隱》;旋又於台中《民聲日報》發表連載小說《驚虹一劍震江湖》,皆獲得好評。惟此二部初試啼聲之作,均因病輟筆;後由台中《武俠小說旬刊》接載,陸續交玉書出版社結集印行。

但問題來了!據臥龍生的說法,當時《風塵俠隱》出到第十集七十五章,尚未結束;而《驚虹一劍震江湖》則出到正七集、續六集,已經完稿(即書主俞劍英因情債難償而跳下懸崖隕身,以悲劇收場)。奈何作者忽遭車禍,不能命筆;玉書出版社發行人黃玉書以利藪所在,乃請人代筆一續再續。由是文情雜遝不堪,遂成漫漶之局,不可收拾矣。這宗公案姑不論孰是孰非,真相如何,但其的確首開臺灣武俠小說代筆偽續之惡例,則為不爭的事實。嗣後臥龍生作品每多虎頭蛇尾,或任令 "掛名" 偽書氾濫成災,當與作者不自重令譽有關,委實難辭其咎。

1958 年夏,臥龍生應《大華晚報》之邀,發表武俠長篇連載小說《飛燕驚龍》;一時聲名大噪,取代了郎紅浣在該報 "一枝獨秀" 的特殊地位,同時也標誌著他由地方性報刊擴展到全國性報刊的一個創作里程碑。此書博采前人各家之長,首倡 "武林九大門派" 及 "江湖大一統" 之說,當早于金庸《笑傲江湖》(1967 年)多達九年以上。流風所及,台、港武俠作家無不有樣學樣。所謂 "武林九大門派" 、 "武林盟主" 、 "武林霸業" 云云,竟成為社會大眾耳熟能詳的流行術語了。

也許是因筆者有 "歷史癖" ,故而對於武俠作家的生平經歷、創作動機、人文素養以及小說人物、故事乃至 "武藝美學" 的原創力皆饒有興趣。據臥龍生老友胡正群(前《大華晚報》副刊主編)的說法,臥龍生由於青年從軍而失學,故起初文筆並不好,僅只通順而已;且常有筆誤,而全靠編者加以修改、潤飾,始能發排付梓。但臥龍生的學習能力頗強,又富於想像力,善說故事;所以其全盛期的武俠名著如《飛燕驚龍》(1958 年)、《鐵笛神劍》(1959 年)、《玉釵盟》(1960年)、《天香飆》(1961年)、《無名簫》(1961年)、《絳雪玄霜》(1963 年)及《素手劫》(1963 年)等書,可讀性均很高,足以引人入勝。

這些作品多先經過臺灣各大報副刊連載,再結集印行,故其影響力日益廣大。尤其是《玉釵盟》在《中央日報》(當年號稱 "國內第一大報" )連載期間,更是萬眾爭睹,洛陽紙貴!幾乎到了無人不談少俠徐元平、 "神州一君" 易天行、紫女蕭姹姹的地步。這固然是因臥龍生博採眾長,自學成材,將 "爭霸武林" 的小說主題發揮至極處;乃能縱橫捭闔,扣人心弦!又何嘗不可說是由於當時人心苦悶,社會需求孔殷,方有以致之。是故 1960 年代初,當臥龍生首次應邀訪港時,金庸設宴把臂論武俠,即有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之喻。後來金庸《天龍八部》(1963 年)寫武學女博士王語嫣、《笑傲江湖》(1967 年)寫 "君子劍" 岳不群便分別脫胎于臥龍生《玉釵盟》的紫衣女蕭姹姹與 "神州一君" 易天行的人物原型。但凡老讀者一望即知,固無須饒舌。

據悉,在臥龍生成為 "飛龍在天" 的黃金時代(即 1960 年代),每月寫稿總收入已高達五萬元新臺幣,相當於一個高級公務員十倍以上的月薪;而他每寫一種小說稿,至少拷貝六、七份——除在臺灣報章上連載外,更分寄香港及東南亞各華文報刊。換言之,他只要寫一份稿子,即可賺上六、七倍的報酬。可謂一勞多得,收入極豐,令人羨煞!

正因如此走運多金,臥龍生乃開始不務正業。先是由於各方稿約太多,難以應付,遂央托新秀易容代筆續完《天香飆》、《素手劫》等書;繼而用 "拖" 字訣,在報刊連載小說中閒扯淡!如《金劍雕翎》一寫四年有奇(《自立晚報》1964 年 1 月至 1968 年 11 月),長達 96 集之多,打破歷來武俠小說出版紀錄,即為顯例。後來乾脆只動筆開一個頭,即任令出版商 "掛名" 找人續寫下去,便不堪聞問了。那麼究竟臥龍生 "脫貧致富" 之後在幹些什麼呢?原來他除忙著和台、港電影公司或電視臺接洽改編拍攝《飛燕驚龍》、《玉釵盟》等武俠電影及連續劇的製作權外,又想投資做生意,賺大錢!

據其老友牛哥回憶,當時舉凡天上飛的(航空公司)、海上漂的(漁船)、地上種的(果園)、路上走的(柏油馬路)、頭上戴的(假髮)、桌上吃的(鵪鶉皮蛋)等等,不下十餘種之雜。卻因經營不善,被人連哄帶騙,皆敗個精光。從此臥龍生發財夢醒,只得重拾舊業,但已時不我予了。(詳見牛哥〈臥龍生坎坷江湖行〉,原載於 1990 年 12 月 17 日《中國時報》副刊) 1979 年臥龍生到中華電視臺出任連續劇製作人,自編自寫《江南遊》、《洛城兒女》、《諜海奇花》及《長江一條龍》等劇,前後達八年之久,方正式退休。

當其盛時,以花天酒地與豪賭傾家;迨至晚年,又為心臟病及糖尿病所苦,卒因此而亡故。撫今思昔,寧不慨然!

臥龍生自承,其一生總共寫了 38 部武俠小說(偽冒品當數倍於此);雖乏真才實學,卻得貴人相助,終以傳統派通俗趣味取勝。因而名震一代,堪稱 "武俠傳奇" 。特別是他身經世變,有切膚之痛;故早年即將二十世紀最值得爭議而為人詬病的 "集體主義" 及 "政治圖騰" 意識化入武俠小說《玉釵盟》之中。較之金庸式 "爭天下第一" 的個人英雄主義創作取向,則臥龍生不但力求突破,更發展到江湖野心家企圖糾合集團之力 "爭霸武俠" ,以遂其 "定於一尊" 的迷夢,且加以反諷撻伐;當更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值得吾人省思。至於文筆優劣,猶為餘事了。

"求新求變" 論古龍

談到古龍武俠小說,可說是哪個不知,無人不曉!他成名於 1960 年代中期,迅即以 "多、快、好、省" 的創作筆法,跨過臥龍生,直逼司馬翎!迨至 1970 年代,他更躍登 "新派掌門" 之位,獨領武俠風騷。終其一生,共寫下 68 部作品,據以拍攝成電影、電視者更不計其數。迄今新生代的讀者皆將他與金庸相提並論,盛名歷久不衰,便足見其文字魔力及影響力之大了。

古龍,本名熊耀華(1941-1985 年),江西南昌人;生於香港,13 歲時隨父母來台定居。在家譜排行中,他是長子,下有弟妹四人。(按:關於他的生年,外界說法不一,今以其身分證及戶籍記載為准。)其父熊鵬聲,曾在臺北市府機要秘書。在他十八歲時,因父母離異,家庭失和,乃憤而棄家出走,過著半工半讀、自食其力的艱苦生活。其叛逆性格由此可見一斑。

熊氏從小就愛好文藝及武俠小說,十一、二歲時便開始以編故事自娛。1956 年《晨光》雜誌分兩期發表了他的文藝小說處女作《從北國到南國》,給予他很大的鼓勵,更有志做一個 "文藝青年" 。後來他考上淡江英專(即淡江文理學院、淡江大學的前身)夜間部英語科,始有機會接觸到西洋文學作品,遂廣泛閱讀外國翻譯小說(如大小仲馬、毛姆、海明威、傑克倫敦、史坦貝克等),打下 "洋為中用" 的基礎。

惟因迫于現實生活的無情壓力,他必須打工糊口;故而只念了一年英專,便辦理休學。有鑒於臥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等 "三劍客" 的武俠小說大行其道,名利雙收!不禁起了 "見賢思齊" 之心,也想在武俠天地間施展拳腳,爭一席之地。於是他看來看去,初步選中司馬翎作品為觀摩、借鏡的對象,且為之入迷。

1960 年熊氏以 "古龍" 為筆名,嘗試寫武俠處女作《蒼穹神劍》,但技巧甚劣,有如故事大綱。嗣後,推出《孤星傳》、《湘妃劍》、《失魂引》及《劍氣書香》等書,文情不俗,乃漸有起色。但古龍初出道就 "不老實" ,《劍毒梅香》和《長幹行》都是先預支稿費,寫了第一集就跑,而分別由上官鼎、高庸二人接手續完。這當然與他的生活欲望及寫作態度有關。

正如古龍在〈一個作家的成長與轉變〉一文中所說: "為了要吃飯、喝酒、坐車、交女友、看電影、住房子,只要能寫出一點東西來,就要馬不停蹄的拿去換錢,要預支稿費……為等吃飯而寫稿,雖然不是作家們共有的悲哀,但卻是我的悲哀。我相信有這種悲哀的人大概還不只我一個。"

其實然而不然!據統計,在 1960-1963 年這 4 年之間,他就寫出了 14 部(全)武俠小說;每一集稿費自五百到兩三千元新臺幣不等,按當時物價估算,足夠過一個中等以上的生活。以其 "迅猛龍" 的快筆捷才及豐厚收入(每一部作品至少有十集),何致於為吃飯而悲哀發愁呢!又怎能開了小說書頭就溜之乎也呢!可見他是多麼的揮霍無度,又是多麼的不負責任!因此有一段時間,沒有一個出版商敢用他的稿子,他只好替臥龍生、諸葛青雲捉刀伐筆,臨時補個一章兩章;或在一旁做 "江湖小弟" 伺候著大爺顏色,甚不得意。

以古龍之心高氣傲,當然不甘就此雌伏。在這段沉潛期,相信他曾流覽了一些日本時代小說的翻譯本;特別是對有關 "劍聖" 宮本武藏的傳奇故事及電影產生濃厚興趣。加以真善美出版社長宋今人更高度評價陸魚的《少年行》(1961 年)說: "《少年行》的風格、結構和意境,除掉特別強調武功這一點外,較之歐洲十八世紀的文學名著,並不遜色。這種 "新型武俠" 的寫法,是頗可提倡改進的。" (詳見該書扉頁〈少年行介紹〉文)

凡此種種,均對壯志消沉的古龍起了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因此他發憤圖強,求新求變!終於在1964 年寫出 "無招破有招" 的《浣花洗劍錄》,以東瀛武士的 "迎風一刀斬" 取代了中國傳統武術的奇招妙式。他在這部書中,運用了許多饒有詩意的語言文字來營造氣氛,刻畫人性,頗富於生命哲理;尤以對話之雋永,節奏之明快,均非一般武俠作家所及。從此,古龍 "破壁飛去" ,已不再受傳統武俠套子所拘束;他建立了 "新型武俠" 的里程碑與典範,卻也是他一切 "簡單化" 的開始。

與此同時或稍後,《情人箭》、《大旗英雄傳》、《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書源源推出,古龍聲勢越來越盛。迨至 1967 年,以 "風流盜帥" 楚留香為主角的《鐵血傳奇》登場,立時轟動武林。古龍終於後來居上,成為 "新派掌門" 。由是眾望所歸,雄霸天下!而《多情劍客無情劍》(1969 年)的 "小李飛刀" 李尋歡故事,則與楚留香系列小說齊名,雙星並耀,一時瑜亮。及搬上電影、電視大小銀幕,古龍和他筆下的楚、李二俠更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了。

一個 "古龍新派武俠時代" 乃正式宣告來臨!

古龍之所以會在短短幾年間蛻變成功,除靠自己本身能掌握時代的脈動(臺灣經濟起飛,讀者口味講求精簡實惠),努力突破創新外,亦與香港邵氏電影公司名導演楚原特別激賞古龍小說有關。據知在 1970 年代初,楚原即執導了《流星.蝴蝶.劍》(1970 年)、《蕭十一郎》(1970 年)及《天涯.明月.刀》(1974 年)等名著,為古龍錦上添花,大張其目。而金庸則在 1972 年寫完《鹿鼎記》後封筆,並將古龍視為《武俠接班人》(由倪匡推薦),力邀他在香港《明報》上發表《陸小鳳》系列作品;由此聲勢更盛於前,幾乎可以與金庸分庭抗禮了。

在此必須要補充說明的是,據旅加女作家馮湘湘考證研判:不論是古龍筆下的楚留香或陸小鳳,都明顯脫胎自日本武俠大師柴田煉三郎(1951 年榮獲 "直木文學獎" )的小說人物源氏九郎與脈狂四郎(分見《秘劍血宴》、《脈狂四郎》二書)。因而作張作智,乾坤大挪移!乃將日人所謂 "風雅的暴力" 和 "苦澀的美感" 化入小說,卒能產生出奇的效果。(拜見馮湘湘作〈古龍與柴田煉三郎〉,原載 2001 年 3 月《香港文學》。)這自然是與古龍不斷求新求變、借力使力的審美心理有關。

的確,古龍很早就有革新武俠創作的自覺。在《歡樂英雄》(1971 年)卷首,他寫了〈說說武俠小說〉一文,很能代表他求新求變的看法,值得引述:

"在很多人心目中,武俠小說非但不是文學,甚至也不能算是小說;正如蚯蚓雖然也會動,卻很少有人將它當作動物。造成這種看法的固然是因為某些人的偏見,但我們自己也不能完全推卸責任。武俠小說有時的確寫得太荒唐無稽、太鮮血淋漓;卻忘了只有 "人性" 才是每本小說中都不能缺少的。人性並不僅是憤怒、仇恨、悲哀、恐懼,其中也包括了愛與友情、慷慨與俠義、幽默與同情的。我們為什麼要特別看重其中醜惡的一面呢?(下略)

"所以武俠小說若想提高自己的地位,就得變!若想提高讀者的興趣,也得變!不但應該變,而且是非變不可!怎麼變呢?有人說,應該從 "武" 變到 "俠" 。若將這句話說得更明白些,也就是武俠小說中應該多寫些光明,少寫些黑暗;多寫些人性,少寫些血!(中略)我們不敢奢望別人將我們的武俠小說看成 "文學" ,至少總希望別人能將它看成 "小說" ;也和別的小說有同等的地位,同樣能振奮人心,同樣能激起人心的共鳴。"

這固然是一針見血、擲地有聲之論,但可惜古龍首先將革新求變的矛頭指向小說文體,指向傳統文化——前者針對報刊及出版社 "論稿紙行數計酬" 的慣例,濫用散文詩體或敘事詩體分行分段,遂使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文理、文氣乃至語法結構全拆成碎片,不知所云!後者則打破中國固有的思想觀念,而以近代西方超人理論、存在主義、行為主義及心理分析學之皮毛取代了儒、釋、道三家生命哲學內容。於是通篇只見尼采、沙特式偏頗語句出沒其間,到處充斥 "絕對" 或武斷之詞。這又導致 "大男人主義" 無限膨脹,只重朋友交情,卻輕視女性的自主能力(與司馬翎恰恰相反)。但世人習焉不察,竟視其簡單化的邏輯推理及語法為時尚,實在可悲!

總之,名成利就後的古龍終日與醇酒、美人為伴,吃喝玩樂,無所不為。其放縱酒色的結果,自然造成健康受損,腦力亦大不如前。故有《白玉老虎》(1975 年)以降,他就再也寫不出什麼好作品,而陷於 "為新而新,為變而變" 的困境。

1980 年古龍自組 "寶龍電影公司" ,拍了一些武俠片,企圖力挽狂瀾,終告失敗。同年與元配梅寶珠離婚,其二子一女均隨母而去,他更加寂寞、苦悶。後與于秀玲女士再婚(未正式辦理登記),幾次戒酒不果,卻已發現罹患肝癌。但他在病中仍然酗酒,不聽人勸;並口述小說故事,命其私淑弟子丁情(為打仔出身)代筆寫武俠中、短篇,多不成氣候,乏善可陳。拖到 1985 年九月,古龍終於撒手人寰,享年只有 44 歲。當真是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我與古龍並無私交,但不能不承認他確實是一代 "武俠怪傑" 。及其乘酒而去,香港作家倪匡等一干故友曾合送了 48 瓶 XO 白蘭地酒陪葬(他們都以為古龍享年 48 歲),一時傳為奇譚。在眾人追思中,作家喬奇有兩句挽詩寫得好: "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 似可作為古龍小說藝術蓋棺論定的最佳寫照了。

諸葛青雲及二 "分身"。

在臺灣 "三劍客" 中,諸葛青雲敬陪末座。這自然是由於他的小說原創力、市場號召力及社會影響力皆不如臥龍生、司馬翎之故。但因拜孔明先生之賜,讀者習慣以臥龍、諸葛並稱;故其早年名氣響亮,幾與臥龍生並駕齊驅。特別是他親手栽培了兩名私淑弟子——即司馬紫煙和獨孤紅,作為他的 "分身" ;代筆捉刀之下,居然可以亂真。此二位新秀後來亦分別在武林中揚名立方,寫了不少作品;所以不妨納入諸葛帳下一併來談。

諸葛青雲,本名張建新(1929-1998 年),山西解縣人。為臺北行政專科學校(即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前身),曾任總統府第一局科員。張氏自幼稚好詞章,國學根柢深厚;少年時即喜閱讀古典文學名著及各種通俗小說,及長乃以文筆典雅、詩才佳妙蜚聲士林。嘗自謂還珠樓主代表作《蜀山劍俠傳》是其 "最愛" ,並能將《蜀山》回目倒背如流。

1958 年底,張氏偶見臥龍生成名甚易,不禁技癢;遂取 "諸葛青雲" 為筆名,撰寫武俠處女作《墨劍雙英》,祖述《蜀山》至寶紫青雙劍封存之遺事,交由春秋出版社印行。蓋有以 "青雲直上" 之諸葛壓倒 "臥龍複生" 之志,令人莞爾。

但不知何故,《墨劍雙英》只出了三集未完,他即應《自立晚報》之邀,連載發表《紫電青霜》(1959 年)、《天心七劍》(1960 年)姐妹作,以 "武林十三奇" 名震江湖!而書中武功最高的諸、葛雙仙,分明是青雲自況,可見其目無餘子之一斑。後來諸葛與臥龍齊名,以詩言志,曾有 "各以聲華驚海宇" 名句,其小說亦風靡一時。

從武俠創作淵源上來看,諸葛青雲受還珠樓主最深,朱貞木次之,金庸又次之。尤其是他的文字、筆法、詠物、寫景,乃至小說人物、奇禽怪蛇、玄功秘藝等等,幾乎全面 "還珠化" ,殆有五六分神似。而其酷喜用 "眾女倒追男" 及 "一床多好" 的愛情模式,則仿效朱貞木;回風舞柳,搖曳生姿。至於以五行方位比喻天下奇人異士者,則學步金庸;如《豆莞干戈》(1961年)、《奪魂旗》(1962 年)等書皆是。

這樣說,並不意味諸葛青雲沒有自己獨創的小說風格;相反地,正因他國學功深,腹笥寬廣,遂能立足于還珠樓主的奇幻武學基礎上,充分發揮其文采風流的專長;而將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這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揮至極致,乃建立 "才子型" 武俠風格——與香港梁羽生同好,可謂無獨有偶了。

總之,諸葛青雲以《紫電青霜》成名,旋辭去公職,專事武俠創作。其早期諸作如《一劍光寒十四州》(1960 年)、《折劍為盟》(1961 年)、《鐵劍朱痕》(1961 年)及《霹靂薔薇》(1962 年)等書,皆屬佳構。尤以《奪魂旗》(1962 年)套用朱貞木《羅刹夫人》故事佈局,也弄出五個真假 "奪魂旗" (此旗既是兵器亦為人物綽號),更富奇趣。卒能後來居上,成為諸葛青雲最知名的武俠小說。

不特此也!由於《奪魂旗》開場之屍骨如山、血腥滿地,竟促使銷路激增,乃予稍後聞風而起、一哄而上的 "鬼派" 武俠小說起了惡劣的催化作用;遂造就出陳青雲(也師法諸葛青雲)、田歌等 "鬼派" 作家,小說內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殺,令人不忍卒睹!殆非其始料所及。

關於為諸葛青雲代筆者,曾先後有古龍、倪匡、司馬紫煙、獨孤紅、隆中客(本名楊開湘)及蕭瑟(本名武鳴)等人。特以《江湖夜雨十年燈》(一九六三年)一書,由諸葛開筆寫第 1 集,古龍續寫第 2 集,倪匡則由第 3 集續到第 10 集;以後至 30 集全由司馬紫煙續完,又破了一項代筆記錄。其中司馬紫煙與獨孤紅的筆名皆為諸葛青雲所取,爰附小傳於後。

司馬紫煙,本名張祖傳(1941-1991 年),安徽人氏;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用本名張祖傳撰處女作《環劍爭輝》(1961年),大約是在剛剛考上師大國文系之時。在學時,正巧《江湖夜雨十年燈》在香港《明報》連載,諸葛青雲臨時改筆名為 "司馬紫煙" (一說是金庸所取),打算另起爐灶;後見張祖傳文筆流暢,續得有模有樣,大為心喜,遂將此筆名轉贈給他。《江湖夜雨十年燈》(1963 年)全 20 集,11-20 集由司馬代筆續完,作者仍掛諸葛名。《江湖夜雨十年燈續》(1963年)全30集,始正式掛司馬之名。《白頭吟》(1964年)即為《江湖夜雨十年燈》後傳。司馬紫煙敘事神奇處近乎還殊樓主,白描處又仿佛王度廬。惜英年早逝,截至 1971 年以前,寫下《寶刀歌》、《羅刹劫》、《萬里江山一孤騎》及《英雄》等 25 部武俠小說。此後即少有新作問世。其最後見報的連載小說是:《鷲與鷹》(1982年,臺灣時報),《北雁南飛》(1982年,臺灣新生報)。

獨孤紅,本名李炳坤,生於 1937 年,河南人氏;亦為師大國文系畢業,系司馬紫煙學長。1965 年諸葛青雲撰《血掌龍幡》第一集後,即交李炳坤代筆續完,幾可亂真。因而贈以 "獨孤紅" 筆名,祝其一炮而紅,旗開得勝。獨孤紅首部作可能是《紫鳳釵》(1966 年),或為《雍幹飛龍傳》(1966 年),分別由大美、春秋二出版社印行。前者平平無奇,而後者的王度廬味兒十足,允稱佳構。但奇怪的是,其代表作《丹心錄》、《滿江紅》、《玉翎雕》三部曲中部分人物故事,卻分明襲自郎紅浣所撰《瀛海恩仇錄》及同名小說《玉翎雕》。因此,頗有讀者懷疑獨孤紅是郎老高第,或為郎老複出後之化身。其實大謬不然!兩者除一 "紅" 字外,可說是毫不相干。獨孤紅的作品頗多,迄今約近 50 部,其中即有 4 部以 "紅" 為書名。其小說最大特色是筆下人物個個郎才女貌,運用京白對話極溜;可惜千人一面,泰半雷同,故一般評價不高。

秦紅,本名黃振芳,臺灣彰化人,生於 1936 年。少時因家貧失學,未受過完整教育;惟以長期從事印刷廠工作,遂廣泛接觸到各類文史書刊,多所涉獵,乃自學成材。1963 年大美出版社舉辦第二屆武俠徵文比賽,黃氏首度以 "秦紅" 筆名撰《無雙劍》參選,不料竟獲得佳作獎。從此即被大美出版社羅致旗下,成為專屬武俠作家。

實事求是地說,在臺灣武俠作者群中,秦紅是唯一 "本土派" 的台籍名家。但從小說語言上來看,他的文筆清新流暢,遣詞造句、引經據典無不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沒有時下一般台籍作者動輒用台語行文的 "草根性" 或 "本土化" 傾向,頗堪玩味。截至 1986 年秦紅封筆為止,總共寫了四十多部武俠作品;其中尤以《九龍燈》(1966 年)、《傀儡俠》(1970 年)之奇詭、懸疑筆法為最,迄今仍令人回味無窮。

其他各派武俠名家點將錄

上官鼎,是劉兆藜、劉兆玄、劉兆凱三兄弟集體創作的筆名,隱喻三足鼎立之意。其中實以劉兆玄為主要執筆人,今將其生平經歷及創作概況簡介於次。

劉兆玄生於 1943 年,湖南衡陽人;台大化學系畢業,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博士。曾任國科會副主委、清華大學校長、交通部長及行政院副院長等要職。據劉氏親手校訂 "上官鼎創作年表" 顯示,其武俠處女作是《蘆野俠蹤》(1959 年),正就讀高中二年級;較接替古龍代筆寫《劍毒梅香》尤早一年。而其真正的成名作《沉沙穀》(1961 年),則為甫考上台大時的精心妙構,年方十八歲。當真是 "英雄出少年" !

持平而論,《沉沙穀》因出於劉氏三兄弟 "車輪戰" 之手,故文筆忽好忽壞,水準殊不一致。但此書所描寫的少年英雄之死,實出於公義、私情交逼之無奈;又其悲劇俠情結構之壯美,亦戛戛獨絕當世,在在令人激賞!及其代表作《七步干戈》(1962 年)出版,更糅合金庸、司馬翎之長,文情並茂,精采絕倫!迄至 1967 年劉氏寫至《金刀亭》16 集,封筆出國深造為止,一共只寫了九部武俠小說;卻已名震武林,傳為佳話。

蕭逸,本名蕭敬人,1936 年生,山東菏澤人。其父蕭之楚為海軍宿將,曾參加過北伐、抗日諸役,名聞全國。蕭氏自幼愛好文藝及武俠,自承受還珠樓主與王度廬影響頗深。高中時期,即開始投稿,多以散文小品為主,發表於《野風》、《半月》文藝等青年園地。由於他初為繼承父志,曾一度保送海軍官校就讀;後因故退學,乃轉進中原理工學院化工系完成學業。

1959 年底,蕭氏以 "蕭逸" 為筆名,同時寫《鐵雁霜翎》、《七禽掌》兩部武俠小說,原為 "好玩" ,不料竟一舉成名。由是欲罷不能,遂與乃第蕭安人(筆名 "古如風" )先後下海,專事武俠創作。蕭逸筆鋒常帶感情,有王度廬味;演武述異則學步還珠,模仿之處不一而足。其早期諸作如《虎月娥眉》、《金剪鐵旗》、《鳳棲梧桐》及《壯士圖》等書多有可觀,遂以 "新藝俠情" 小說鳴世。

自 1970 年起,蕭逸受聘為台視、中視、華視及光啟社特約編劇;六年間所編各類單元劇、連續劇多達 120 部(集),拍成電影的則有 10 部。因有此影視編劇經驗,其後赴美定居,所撰武俠小說風格遂大異於前。其代表作《馬鳴風蕭蕭》(1977 年)與《甘十九妹》(1980 年)均著重人性之刻畫,以及氣氛之營造。迄至 1990 年為止,其武俠作品約計有 56 部之多,僅次於古龍。

伴霞樓主,本名童昌哲,1927 年生,四川人氏。學歷不詳,曾任台南《成功晚報》副刊編輯,是臥龍生入行的引路人。因其每日下班時已近黃昏,常見晚霞滿天,故自號 "伴霞樓主" ,並用作筆名。1967-1960 年間,他接連推出《劍底情仇》、《神州劍侶》及《青燈白虹》三部曲,文筆輕鬆俏皮,大受讀者歡迎。同時期《聯合報》亦陸續連載其《八荒英雄傳》(1959 年)、《紫府迷蹤》(1960 年)姊妹作,因此聲名大噪,幾可與 "三劍客" 比肩。其早期作品多由 "真善美" 出版,有一定的號召力。1963 年以後,則另組奔雷出版社,自寫自印;由是文風漸變,味道大不如前。迄至 1970 年代初退隱江湖為止,他總共寫了 25 部武俠小說。後竟不知所終,令人詫異。

柳殘陽,本名高見幾,1941 年生,山東青島人。為員林實驗中學畢業,少年時混過幫派,故對黑幫內幕知之甚詳。1961 年高氏以 "柳殘陽" 筆名撰武俠處女作《玉面修羅》,引起讀者注意;翌年又推出《千佛掌》及《金雕龍紋》二書,亦頗受歡迎。從此即揮別 "現實江湖" 而踏入 "紙上江湖" ,專事武俠創作。柳殘陽文筆新穎有力,自 1966 年《梟中雄》、《梟霸》兄弟作問世,乃獨創 "鐵血江湖派" 陽剛風格,自成一家。對於獨行俠盜、職業殺手之習性及行為模式,皆刻畫入微,具有一定程度的現實意義。惟其殺伐太慘,血肉橫飛!致令時人評價兩極化,而為智者、仁者所不取。柳殘陽於 1985 年赴美定居,仍創作不輟。迄至 1990 年為止,他一共寫下 40 部武俠長篇,中短篇作品無數。可算是一位能又能武的 "江湖奇人" !

雲中嶽,本名蔣林,1930 年生,廣西南寧人。為中央軍校 24 期畢業,來台後進入陸軍特種部隊服務,練就一身武技;可 "空手入白刃" ,力敵三五人。1963 年蔣氏尚在軍中時,用 "雲中嶽" 筆名,試撰武俠處女作《劍海情濤》,獲得好評。翌年即以少校軍階退役,專事武俠創作至今。

據知,雲中嶽早年便對歷史有興趣,因此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會交代歷史背景,並在相關史實上加以考證,以免誤導讀者。特別是他治明史用力最深,已不亞于學者水準。這在絕大多數惟恐觸犯政治禁忌而逃避史實(如南宋、南明)的武俠小說界,堪稱異數!而雲中嶽卻能悠游於歷史與武術之間,求真求實,殆為他人所不及。在其已出版問世的三十多部作品中,他自認 "最喜歡" 的是《京華魅影》(?)乃系半生戎馬生涯縮影。其實他早期所作《大地龍騰》(1966 年)、《八荒龍蛇》(1968 年)、《劍底揚塵》(1970 年)等書均屬佳構。而《古劍懺情記》(1966 年)更入選為四維出版社 "特選佳作" ,不可等閒視之。

其他軍中出身的武俠老作家另有墨餘生(本名吳鐘綺,陸軍少將)、玉翎燕(本名繆綸,陸軍少將)、東方英(本名盧讓泉,陸軍上校)、武陵樵子(本名熊仁杞,陸軍上校)及龍井天(本名魏龍驤,陸軍中校)等多人。因限於篇幅,不及備述。容以後有機會,再為細表。

後記:

本文承武俠出版家于志宏先生及林保淳教授提供不少有關作家、作品的基本資料,獲益良多,特此致謝。

又,溫里安在 1970 年以 "溫涼玉" 筆名寫作,尚未成為武俠名家,故亦存而不論,祈讀者諒之。

再及:欲知郎老十年間作品細目,可參見武漢《今古傳奇》2002 年 2 月號拙作《臺灣俠壇點將錄》(同一篇,改了題),便知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