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未盡,人已遠──以《茶香入夢》悼念洪義男
洪義男屬於非科班無師自通型的創作者,因此他的作品總是瀰漫著一股樸拙的趣味。一九六O年代臺灣漫畫鼎盛時期,在《新少年》連載「月光女俠」、在《模範少年》發表「旋風俠」、在《漫畫週刊》刊登「蝙蝠俠」等作品都頗叫好叫座。出版的漫畫作品有《血劫》、《天地血牌》、《陰魔傳》、《魔妓》、《天魔令》、《天外天》等,又以《天下第二人》這部武俠漫畫風靡一時。二○○四年獲新聞局第四屆漫畫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可謂實至名歸。
註:洪義男先生的《天地牌》、《天地血牌》、《陰魔傳》、《天下第二人》皆改編自『田歌』的著作。
刊於《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版
2011年10月16日
文/謝鴻文
甫於九月底出版,並於十月十四日在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舉辦的「悅讀台灣──桃源文化生活叢書」新書發表會,這套圖畫書是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和藝術家出版社首次合作,向臺南、臺中、金門看齊,首次出版的地方文化圖畫書,此次第一輯作品包括了《宇宙小行星》(文圖/施政廷)、《拉拉山神木》(文/黃麗錦、王清龍,圖/王金選)、《五月飛雪油桐花》(文圖/陳維霖)、《萍蓬草田野筆記》(文/陳德鴻,圖/林傳宗)、《埤塘故鄉》(文/謝鴻文,圖/陳俊華)、《水蜜桃.樂桃桃》(文圖/曹泰容)、《我的老師鍾肇政》(文/馮輝岳,圖/林家棟)、《客家庄娶新娘過新年》(文/李錦尚,圖/張倫)、《眷村,我的家》(文圖/王蘭)、《山水大溪》(文/黃建義,圖/曹俊彥)、《虹彩織手》(文/嚴淑女,圖/米路.哈勇)、《茶香入夢》(文/溫文相,圖/洪義男)。
匯集了國內資深名家和桃園在地新秀,共同完成一次文字與視覺的美的饗宴。然而,新書發表會上,有一位作者缺席了,而且是永遠的向人生告別,他即是國內資深插畫家、漫畫家洪義男。
洪義男一九四四年七月十八日生於台北,有個有趣的筆名叫「石猴」。國小畢業到寶石出版社毛遂自薦,於《學童》雜誌連載「薛仁貴征東」,成為他創作的開端。
洪義男屬於非科班無師自通型的創作者,因此他的作品總是瀰漫著一股樸拙的趣味。一九六O年代臺灣漫畫鼎盛時期,在《新少年》連載「月光女俠」、在《模範少年》發表「旋風俠」、在《漫畫週刊》刊登「蝙蝠俠」等作品都頗叫好叫座。出版的漫畫作品有《血劫》、《天地血牌》、《陰魔傳》、《魔妓》、《天魔令》、《天外天》等,又以《天下第二人》這部武俠漫畫風靡一時。二○○四年獲新聞局第四屆漫畫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可謂實至名歸。
一九六O年代中期也將觸角伸向兒童讀物插畫發展,作品常見於《智慧》、《王子》、《小讀者》、《幼獅少年》、《快樂兒童半月刊》等雜誌。更膾炙人口的作品,則是和國立編譯館合作,為教科書繪製插畫超過四十年,不同世代都欣賞過他的作品。
當然,洪義男還有超過上百本為其他作家作品擔任繪圖的作品,種類繁多,圖畫書、童話、散文……皆有,合作過的作家難以計數:包括林良、馬景賢、林鍾隆、李潼、張水金、馮輝岳、蘇尚耀、陳月文、謝武彰、陳瑞璧、杜榮琛、陳木城等,乃至大陸的張之路、周銳等人,雖然跨越了幾個世代,見證了戰後臺灣兒童文學的發展,但不變的是一顆熱愛創作、喜愛兒童的心,還有他那不管用何媒材形式表現永遠色淡清明,圖像親切可人的畫風。
洪義男最重要的代表作當推曾獲選「臺灣一九四五~一九九九兒童文學一百」的圖畫書《女兒泉》,色塊鮮麗,筆觸細緻的描摩了一個流傳於大陸雲南地區的民間故事。近期較著名的作品例如《臺灣高山之美──玉山》一書,以寫實工筆描繪玉山的萬般風情,長幅的卷軸裡可以觀玉山之壯闊,看山林林相的參差幻變,如一闕歌詠自然,讚頌臺灣的崇高交響樂激昂迴盪。
十月一日不幸病逝的洪義男,無緣一見自己最後的遺作之一《茶香入夢》的出版,殊為遺憾!《茶香入夢》從龍潭鄉的茶產業切入,再以新生叔公這個角色來看茶農的辛苦及其內心的寂寥孤單。徘徊在如何延續茶園耕作或廢耕,既期盼有兒女能接下這世代相傳的工作,但另一方面心裡又不捨他們放棄高薪返鄉,不踏實的矛盾感揮之不去;但故事最後的轉折是令人喜悅、圓滿的,所以才會使得新生叔公「夢中,烘焙的爐火起得通紅,甘美的茶香飄散著。」不自禁的微笑著。
洪義男為這尾聲畫的圖,削瘦的新生叔公,蓋著素雅的被子,框起的夢境採用了留白,僅僅勾勒了吉祥瑞雲式的線條,一盞茶,橘紅色杯蓋擱置在小碟邊緣,青綠的龍泉茶浸泡過的茶香溢出,橘紅和青綠的視覺和諧映襯,整個畫面中有過多繁冗贅飾,就是一片淡雅。
《茶香入夢》將會像新生叔公做的夢,是一場美麗的文化延續,可以使更多孩子瞭解龍潭茶鄉,將來還能進一步體驗茶香、珍愛茶鄉。
茶要真醇有味,生長時需要先天地理環境、天候等因素滋潤;還要後天照養、烘焙等技術煉出絕妙滋味。創作何嘗不是如此,洪義男已經用他的一生慢慢煉製了眾多可流傳久遠的作品,他當也可無憾的閉上眼睛,一如他三度繪製不同作者版本的《西游記》最後取得真經登往西天極樂世界,是的,他也正在通往西天取經的路上,我們將祝禱,將懷念,將把《茶香入夢》繪者的話說的:「這次有幸為桃園縣政府文化局畫《茶香入夢》,讓我學了更多,增加對桃園龍潭的認識。學無止境,繪畫亦如是。」這種精神繼續傳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