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二中前身为宜昌地区第二高中,习称二高。旧址座落原宜昌县镇景山下,隔河为西坝。山上原有一寺,时已毁,断壁残垣,然钟架依旧矗立,寺钟尚存。晨以石击之,钟鸣余音数里。二高当年为住读学校,我和同学们远离尘嚣,暮鼓晨钟,修习养身,仿佛世外桃源。现为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所在,周围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旧时记忆,山水景物,荡然无存。
长江水至宜昌,夺西陵峡口而出,江面陡宽,江流骤缓。“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长途奔袭、疲惫不堪的长江也该舒展一下身子了。水缓沙积,于是,在南津关下游,长出两个并列的江心沙洲:大者居宜昌古城之西,曰西坝;小者居西坝首部偏西北,曰葛洲坝。两坝比肩而立,难解难分。虽坝上河边建筑焕然一新,但西坝尤在,小河尤在,联系记忆的锁链依在。
此行所宿,宜昌桃花岭。清晨顺岭而下,即是旧日西陵公园。当年的荷花池还在,九曲桥和荷花亭依旧。只是曲桥之间突忽出现数支硕大天鹅装饰,使往日池中亭亭而立的荷花亭,相形显得娇小玲珑,如玩具一般。园中诸多新景如城郭及高架桥,亦给往昔安宁恬静庭园,平添许多现代喧嚣和浮躁。
老二高因建三峡葛洲坝工程,由宜昌县迁入宜昌市中,为新二中,扩招初中部。我们由此高中毕业。如今,二中又迁新址。当年新二中旧址改为二中下属艺术学校。新近艺术学校又独立自成一体,改名宜昌三峡艺术高中。虽然还是学校,校园还在,师生还在,但是和以前二中的联系,自此,就全然中断了。呜呼,梦里的老二高和新二中,现实中再也寻他不见。
四十年于人生,可谓漫长。但在历史长河里只是短短一瞬间。重返宜昌,再聚当年高中同学,却是人是物非。所幸旧居璞宝街一带因居民繁多,尚未拆迁。陋巷旧街仍旧那么狭窄,矮屋灰瓦依然那么陈旧,依稀可见当年街头巷尾光景:一条长凳,一碟黄豆,一盏小酒,一个老汉,自斟自饮,自得其乐。听同学说,这一带已经被开发商相中,下次回来,可能就是高楼矗立,灯红酒绿了。宜昌现在到处可见广场大厦,长桥隧道。变化固然好,可是,令我魂萦梦绕的镇景山和二中,又在哪里呢?
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