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看到两则消息:一则有关死人,一则有关活人。
死的人是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本来,一个弹丸之地岛国的前领袖(酋长级别)的生死,对于我们这些来自泱泱大国,身居超级大国之首的老百姓来说,“关我鸟事?”
电台、电脑、报纸、新闻分分秒秒都是比这更吸引眼球和耳廓的消息。听到李光耀死了,“哦,OK”,便再无下文,这世界天天处处都在死人,死个李光耀,算甚?直到今天,一个朋友转来一片文章“为何亲美反华,李光耀的前世今生”,并批:對星馬印華人發展的描述,值得一讀。这位朋友不是那种随意转发文件的“热心人”,既然推荐,自是有道理。而且是海外华人有关。正好手中的活计告一段落,才捞出文章看看。文章略长,走马观花地看了下来.有些提法有些意思,便在记了下来。
华人在海外最大,经济上最成功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真正能以一个大族群的规模保持华人传统的,只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
有人曾把这三地的华人分为两种:传统华人和海峡华人,前者一般说中文,谈到中国很亲切,甚至自称中国人,以陈嘉庚为代表。后者一般说英文,看海峡时报(英文),亲西方,甚至以自己的华人面孔为耻,以李光耀为代表。
客观的说,李光耀是个非常厉害的人,尼克松曾说李光耀是他见过的最有能力的领袖之一。这句话绝非虚言。他不单一手创立了新加坡,还创立了东南亚华人, 也许是全世界华人最大的经济体。 这一点,也许国人没有几个能了解。
新加坡的致命弱点,也在于李光耀。正如诸葛亮一手缔造了蜀国,却后继乏人一样,新加坡的危机,就在于,李光耀之后怎么办?得到的回答是:“李光耀说过,如果以后有人想改变他定下来的东西,他会从坟墓里跳出来的。”
看完后,联想到我们都是海外华人,华人在东南亚发展的历史,可为前车之鉴。华人华侨和所在国的关系、和当地人民的关系、华人华侨自身内部的关系、华人华侨代沟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都有涉及。由此想到的问题很多,非三言两语可以”拎得清“。评论,就免了。只是,对那些关心自身命运的海外华人,阿拉是个传统华人还是海峡华人?的确“值得一讀。”
活人则是脸书上传的马云在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CeBIT)上11分钟英文演讲。别的不说,马云的英文讲得挺好的,有国际范儿。有几点记了下来:
以往科技和数据科技的区别不在技术,而是人们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
如果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解放了体力,那么,这次技术革命就解放人的脑力。
每个人都在努力完成梦想。不是科技改变了世界,而是科技后的梦想改变世界!It's the dream that drives the world, it's not technology.
法新社指出,“中国以前是硬件,手机和PC的零部件供应商,而今天阿里,华为等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世界领袖,这是数字化浪潮的东移。”
听完后,大汗淋漓,完了,我们要被淘汰了。这个世界是他们的,再不是我们的了。
不过,难道这不就是人生,这不就是历史吗?“世界是你们的”是上个世纪的话了,耳顺之年之人念此,亦就坦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