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智能設計 Intelligent Design Exposed

中文翻譯原刊載於博聞網﹕http://people.bowenwang.com.cn/intelligent-design.htm﹐英文原版來自 Original English Version﹕http://people.howstuffworks.com/intelligent-design.htm

作者﹕Julia Layton

引言

就在不久前,美國學界掀起了兩種關於生命起源理論的爭論:進化論與創世論,這二者相互競爭、排斥。進化論代表了科學對於”宇宙如何起源“這一問題的觀點,而創世論則提供了宗教上的解釋。不過,我們所說的這一切都已經是老一套了。隨後不久,一種新的理論——“智能設計論”誕生了。

智能設計(ID)運動宣稱, 我們所知的生命不可能是通過隨機的自然過程發展而來的——人類目前所看到生命的複雜性與多樣性,只能用存在某種智能力量在其中進行了引導來解釋。 那麼,智能設計論是如何解釋生命起源的呢?它是否符合科學理論的標準?抑或它只是披著科學外衣的宗教教條?接下來,本文將為您揭開智能設計論的面紗,並且介紹它所引發的爭論。

法庭裁決

2004年,宾夕法尼亚州多佛学区教育委员会经投票,决定要求在科学课上讲授进化论的同时,也要介绍智能设计论。2005年12月20日,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法官约翰·琼斯(John Jones)判决该学区不能执行这一计划,因为这违背了美国宪法中政教分离的原则。琼斯法官在其判决书中写道:“我们的結論是﹐它不是科学理论,而且,智能设计论也无法脱离与它的前身——创世论以及诸如此类的宗教理论——的关联”

琼斯法官說﹕達爾文的演化論仍然有不完善的地方。然而,即使演化論的科學的理論還不能解釋的每一點﹐這不可以作理由來是強加一些根本不可以驗證的﹑植根於宗教的假說加入科學課堂﹐或歪曲既定的科學命題。

什麼是智能設計論﹖

智能設計論(ID)宣稱,宇宙及其居民不可能由達爾文學說中提出的“盲目機遇”進化而來。智能設計論的論證大多與它所認為的進化論中存在的漏洞有關,它認為這些漏洞從科學上證明了自然界中“智能設計師”的存在。

與創世論不同,智能設計論並不宣稱上帝是智能設計者,它只是認為在自然界中有明顯的證據表明智能設計的存在。智能設計論中的設計者可能是上帝,也可能是地外物種或者是某種超自然的力量。此外,智能設計論也不直接從基督教《聖經》中尋找論據。

但是,儘管智能設計論承認在一個物種內可能會有微小的進化上的改變,但它並不認為一個物種能從另一個物種進化而來,也不承認高度複雜的生物系統可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智能設計論的擁護者表示,他們的目的在於揭露作為主流物種起源理論的達爾文學說中的問題,並從科學與文化中剔除自然主義的影響(自然主義認為我們周圍的萬物都可以由自然的原因解釋)。

智能設計論的科學性

尽管目前智能设计运动的政治影响要大于其科学影响,但它还是将自己定义为一场科学运动,并提出了多种论据来支持其主张。智能设计论的科学性是具有很大争议的——科学界并不承认它的方法是科学的,而且其论证也并不总能形成一致的、具有说服力的科学证据来支持其宣称的设计论。相反,它的论证是由几位科学家的工作组成的,而他们都提出各自的理论,以支持自然界中存在智能的、超自然的设计师在发挥作用这一观点。智能设计论科学性的共同线索主要在于其工作的整体结构,这些工作都旨在实现双重目标:反驳达尔文学说以及证明自然界中存在设计。

科學界

在本文中,“科學界”一詞是指世界上那些曾在同行評審的雜誌上發表過論文、利用廣為接受的科學原理並且正在實驗室環境中積極應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的科學家群體。例如,美國科學院、美國生物科學研究院和史隆-凱特琳研究院等都是由“科學界”人士組成的科研機構。本文提到的科學界看法是指當今絕大多數科學家所持有的觀點。

有些智能設計論的論證同時適用於這兩個目標,並且它們大多是相互聯繫的。但此處為了把握它們的結構,我們將根據它們要達到的最直接目標對其進行分組。在後面幾節中,我們將分析智能設計論的一些最著名的主張,這包括:

反駁達爾文學說

    • 不可簡化的複雜性

    • 特定的複雜性

    • 信息守恆定律

證明自然界中存在設計

    • 三階段“解釋過濾規則”

智能設計論科學性的主要倡導者

邁克爾·比希(Michael J. Behe)博士

生物化學博士

利哈伊大學生物學教授

發現研究院科學與文化中心高級會員

威廉·登布斯基(William A. Dembski)博士

數學及哲學博士

神學碩士

貝勒大學科學概念基礎學(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science)副研究員

發現研究院科學與文化中心高級會員

喬納森·韋爾斯(Jonathan Wells)博士

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及宗教研究博士

發現研究院科學與文化中心高級會員

智能設計論目標:反駁達爾文學說

邁克爾·比希:不可簡化的複雜性Irreducible Complexity

不可簡化的複雜性主要宣稱有些生物結構不可能從更簡單的狀態進化而來。例如,細胞是由數百個複雜的分子機器構成的。這些機器中缺少任何一個,細胞都無法正常工作。

因此,細胞具有不可簡化的複雜性:它不可能從更簡單的狀態進化而來,因為在更簡單的狀態下無法正常工作,而自然選擇只能從那些已經在行使功能的特性中進行選擇。

比希舉了捕鼠器作為例子。捕鼠器通常具有五個部件:用於支撐整個裝置的木質底部、用於擊打老鼠的金屬錘、用於給錘子提供動力的彈簧、用於釋放彈簧的鉤子和用於擋住錘子的金屬棒。捕鼠器如果缺少了這些部件中的任何一個,都是沒有用的。因此,捕鼠器具有不可簡化的複雜性。

在生物學中,比希認為細菌的鞭毛就是一個不可簡化的複雜系統。

細菌的鞭毛像推進器一樣工作,以使細菌可以到處移動。這一”推進器“包含大約30種不同的蛋白質以使其正常工作——有些充當馬達,有些充當定子,還有些充當引導傳動軸穿過細菌細胞膜的襯套。缺少這30種蛋白質中的任何一種,整個系統都會停止工作。 [參考]

對於不可簡化的複雜性,科學界的回應是:儘管自然選擇確實只能從已經具有某種功能的特徵中進行選擇,但這些特徵卻並非必須實現和它們當前形式相同的功能。當它們因為其當前功能具有優勢而被選擇時,它們可能還具有其他用途。

生物學家肯尼思·米勒(Kenneth Miller)說:“這裡的要點(長期以來的科學研究已經表明)在於,據信不可簡化的複雜機器中的各種零部件可能具有不同、但仍然有用的功能……進化過程通過對先前用於其他功能的蛋白質進行複制、修改和組合,製造出複雜的生化機器”。[參考]

威廉·登布斯基:特定的複雜性 Specified complexity

系統中的特定的複雜性意味著它不可能是偶然出現的,而且它現在的樣子也不是任何自然法則支配下的結果。一個生物系統如果滿足以下三個標準,則稱其表現出特定的複雜性:

    • 它的結構不僅僅是自然法則作用的結果。

    • 它的結構是複雜的。

    • 它的結構反映出一種”獨立賦予的模式或規格”。

為清楚地說明這一概念,登布斯基舉了電影《超時空接觸》(又譯《接觸未來》)中檢測到來自外星球的無線電信號的例子。

《超時空接觸》中的射電天文學家檢測到一個無線電信號中的設計,他們發現該信號的脈衝只反映從2到101之間的所有質數。這並不是某種必然性的結果——並沒有什麼法則要求無線電信號以此種模式發射;它是複雜的——整個信號序列很長,因此不大可能是偶然採取了這一特定形式;這些信號序列還反映了一種客觀的模式——早在這些天文學家接收到該無線電信號之前,數學中就指定了這種模式。該信號具有特定的複雜性,於是Ellie Arroway(電影中的女主人公)和全體工作人員將它作為智能設計的證據。

根據登布斯基的觀點,生物系統如果表現出特定的複雜性,則它顯然是被設計出來的。

科學界認為這一論證具有內在缺陷。科學界指出,登布斯基提出了一個否定性假說:任何不是由偶然性或法則創造出來的東西必然是被設計出來的。但是科學家們認為,偶然性、法則和設計三者並不相互排斥,它們也並不代表所有的可能性。因此,排除法在此處是不適用的。而且他們認為,無論如何,科學都不能接受使用排除法得到的結論作為任何理論的證據。科學方法要求提出肯定性假說——你不能簡單地通過反駁其他理論來證明某種理論。

另一種針對登布斯基檢測設計論的方法的反對意見認為,該方法似乎需要對於規定模式的先驗知識。如果電影《超時空接觸》中的射電天文學家們事先不知道控制無線電信號的自然法則,也沒有將連續質數識別為數學序列,那麼他們永遠也無法檢測到這一模式。科學家們認為,當我們處理諸如DNA(脫氧核糖核酸)這樣的東西時,並沒有可以從外部識別的模式存在,因而沒有辦法檢測出某種模式的出現是偶然的還是被“獨立賦予”的。登布斯基檢測設計的過程預先假定了設計的存在[參考]。

威廉·登布斯基:信息守恆定律 Law of Conservation of Information

信息守恆定律是由威廉·登布斯基創立的,它涉及到一些非常詳細並且複雜的數學公式。究其根本,登布斯基的定律稱,自然界不能創造新信息(例如DNA中所蘊含的信息);它只能利用已有的信息。因此,一個更為複雜的、包含了更多信息的物種,不可能從比較簡單的物種進化而來[參考]。

科學界認為,登布斯基只是重新包裝了創世論者的有關進化論違背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論證。熱力學第二定律認為,自然界中存在使復雜度降低的趨勢。科學界聲稱,科學研究早就發現,這一理論的適用範圍“僅限於封閉系統,而生物系統並不是封閉的”[參考]。

智能設計論目標:證明自然界中存在設計

威廉·登布斯基提出了一種他認為非常簡單的檢測設計的方法。該方法是一種排除過程,它對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提出下面三個問題:

    • 它可以用法則來解釋嗎?

    • 它可以用偶然性來解釋嗎?

    • 它可以用設計來解釋嗎?

這與檢測特定的複雜性的過程是類似的。為了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這一過濾過程,登布斯基舉了1985年新澤西州最高法院對於一起民事案件的審判為例。在該案件中,共和黨對縣書記官尼科爾拉斯·卡普托(Nicholas Caputo)提起訴訟,稱其總是將民主黨候選人的名字列在選票的最前面,從而對選舉進行操縱。根據登布斯基的說法,這無疑會增加候選人的獲勝機率。登布斯基認為,法院為了確定卡普托是否故意將民主黨人的名字列在選票的最前面,必然考慮了他的解釋過濾規則中提出的三個選擇。

首先,法院必須確定這種位置安排是否是由法則決定的。也就是說,卡普託在安排候選人在選票上的位置時,是否無意中受到了某個可以解釋本案所涉及的巧合現象的概率法則的影響?他是否認為自己使用了一種真正隨機的方法來確定候選人名字的位置,而事實上該方法是有缺陷的,並且一定會導致民主黨候選人的名字出現在首個位置?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法庭將轉而考慮第二個問題:卡普託的方法真的是隨機的嗎?民主黨候選人的名字總是出現在選票的最前面是否純粹是偶然性的結果?如果法院發現了某種模式,即選票的首個位置總是被來自某一個政黨的候選人的名字所佔據,那麼這不會是偶然性的結果。

因此,如果卡普託的方法並不是隨機的,並且已經確定並非由於方法上的缺陷使得某種法則介入並導致了這一結果,那麼這必定是設計的結果。換句話說,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卡普托知道他自己在作弊:民主黨候選人的名字總是出現在選票最前面的現像是經過設計的。

登布斯基解釋道,事實上我們總是在運用這種方法,而這一點甚至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它只是將過程量化以便使其更為科學,而不再只是依靠直覺做出判斷。借助於它的定量形式——解釋過濾規則,可以像將其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一樣成功地應用於科學問題。

登布斯基辯稱,使用這種方法永遠不會導致設計誤判。然而,他指出有可能會出現漏判問題:

一個難題在於,智能因素可能會與法則和偶然性極其相似,這樣就使得無法將智能因素的作用與這些非智能因素的作用加以區分。我們只能從智能因素的作用的角度來理解這些智能因素;如果掌握的信息不足,我們的判斷就會出現偏差。

登布斯基這一辨別設計的三分法在科學界引起的爭論與他對於特定的複雜性的論證在科學界引起的反應是基本相同的。

大多數科學家都注意到,事實上這並不是肯定性的設計測試,而是一個用於排除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否定性測試。在科學世界中,這種排除的過程不能得到任何確定性的結論。

Most scientists note that it is not, in fact, a positive test for design, but in fact a negative test for eliminating chance and necessity. The process of elimination can not lead to any definitive conclusion in the world of science.

總之,對於將智能設計論當作科學理論的做法,科學界最強烈的反對意見在於它不是建立在經驗或實驗證據基礎上的。科學家無法驗證設計的存在,也無法反駁設計的存在。科學家認為,就其實質而言,智能設計論不是科學論點,而是哲學論點。

Overall, the most significant objection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o intelligent design as a scientific theory is that it not empirical. Scientists cannot test for the presence of design, nor can they disprove the presence of design. By its very nature, scientists claim, intelligent design is not a scientific argument but a philosophical one.

關於智能設計論的爭論:它是偽裝的創世論嗎?

智能設計運動已經在美國社會掀起了波瀾。智能設計論的擁護者稱,他們的理論在科學上是完備的,也並不基於任何宗教信仰,因此應該在公立學校的科學課上將其與進化論一起講授。科學界認為,智能設計論根本就不是科學,它實際上是一種應該在哲學課而非科學課上講授的形而上學的理論。

那些反對將智能設計論納入科學教學範圍的人們不僅關心科學界把哪些理論評判為偽科學,還關心智能設計運動的那些領導者們對其追隨者說了些什麼。發現研究院(Discovery Institute) 科學與文化中心 Center for Science and Culture(前科學與文化復興中心 formerly Center for the Renewal of Science and Culture)的一份使命宣言中寫道:

發現研究院科學與文化復興中心的目標正是推翻唯物主義及其文化遺產。中心把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的頂尖學者集合在一起,來探索生物學、物理學和認知科學領域的最新進展如何引起對科學唯物主義的嚴重懷疑,以及如何促使我們以廣義的有神論思想重新審視我們對於自然界的理解[參考]。

同時,智能設計運動領導者的聲明還表達了強烈的宗教訴求。發現研究院的菲利普·約翰遜(Phillip E. Johnson﹐港譯詹腓力)在講到智能設計運動的目的時說:

目標……是說服人們相信達爾文學說本質上是一種無神論的觀點,從而將關於創世論與進化論孰是孰非的辯論轉移到關於上帝是否存在的辯論上來[參考]。

在1999年7/8月的《試金石雜誌》(Touchstone Magezine) 中,威廉·登布斯基說:“……智能設計論只是用信息論的語言重新表述了《約翰福音》中的聖言神學。”稍後,在2005年,他做出瞭如下評論:

...我們應該這樣理解智能設計:它是上帝安排於自然界中的證據,這種證據表明客觀世界是智能的產物,而不只是無意識的物質力量的結果。除了聖經中記述的、上帝在救恩歷史中所做的特殊啟示以外,這種證據無處不在。

...固然,支持智能設計論的創世論者會認為,智能設計論在闡述基督教對於創世論的理解方面還不夠透徹。他們的這種看法是正確的! ...即使這樣,智能設計論還是獲得了直接的成果:它摧毀了達爾文進化論的無神論遺產。智能設計論使得無神論者不可能再從理性上感到心滿意足。這使智能設計論成為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魅力的護教工具,並且向那些認為科學已經將上帝埋葬的人們重新提出了關於上帝是否存在的問題[參考]。

還有許多普遍流傳的說法稱,發現研究院的資金來源於基督教原教旨主義組織和個人,其中尤其提到有數百萬美元由福音派基督徒、慈善家霍華德·阿曼森(Howard Ahmanson)捐獻,還有數十萬美元由麥克利蘭基金會提供--該基金會尋求“通過提供財政和領導資源,來服務於那些獻身於拓展基督國度的國際和國家戰略組織,以使上帝之國擴展到每一個部落、國家、民族和語言”。發現研究院對此回應說,其研究途徑是由董事會而非提供財政支持的人決定的。

所有這些與對於智能設計論論點的科學合法性的質疑一起,已經使很多人相信這場智能設計運動只不過是有人預謀策劃的手段,其目的是能夠堂而皇之地在公立學校的科學課上講授創世論對於物種起源的觀點——它實際上是一種披著科學外衣的宗教。而智能設計論的擁護者們堅持認為事實並非如此--他們說智能設計論不同於神創論,而且它完全是以科學證據作為基礎的。

智能設計運動的起源與發展過程

在18和19世紀,直到達爾文的進化論誕生之前,設計的論證是對於自然界起源的最普遍的觀點。

1802年,威廉·佩利(William Paley)的鐘錶匠比喻將這一觀點具體化。其大意如下:如果你在田地中央拾到一塊手錶,你會注意到它是一個複雜的、具有特定用途的物體。它具有很多個不同的零部件,所有零部件共同工作才能實現報時功能。當你看到這塊手錶時,你自然會將它推定為設計的產物,而非偶然性的產物。推而廣之,當自然界表現出某種符合特定需要的複雜過程時,我們也應該得出同樣的結論。

“設計的論證”直到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之前一直處於主導地位。隨後,生物科學對於達爾文的證據產生了極其熱烈的反響,並迅速採納了進化論作為宇宙和生命進化的主流解釋學說。到1940年,全世界幾乎所有生物學家都堅信自然選擇是進化背後的推動力。

此後,到了1991年,法學教授菲利普·約翰遜用他的暢銷書《審判達爾文》(Darwin on Trial)有力地發起了智能設計運動。這一運動迅速在美國蓬勃發展。 1996年,總部設在西雅圖的智庫——發現研究院創辦了科學與文化復興中心(Centre for Renewal of Science and Culture CRSC)。 CRSC最初的使命宣言中有將智能設計論作為一種科學理論加以研究與推廣的字眼。

從政治角度講,智能設計運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進步。在該運動真正開始僅僅8年之後的1999年,堪薩斯州教育委員會就投票決定在該州學校的科學課上不再講授進化論。這一決定是智能設計論的擁護者們積極遊說的結果。 2004年,賓夕法尼亞州的多佛學區教育委員會決定要求該地區的所有公立學校在科學課上同時講授智能設計論與進化論。一年後,一位美國地方法院的法官判決該要求違憲。

了解更多信息

連接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