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為達爾文“解惑”

中國科學家為達爾文“解惑”通過對澄江動物群化石的研究,最終證實幾乎所有的動物祖先都曾經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Nan Guo Zao Bao | 2009-02-16

36| 環球一周

近日,一些科學家對記者表示,達爾文作為一位實事求是的學者,並不認為自己的理論完美無缺,恰恰相反,他也有很多困惑,而100多年來的科學發展也在進一步完善、發展著進化論。

達爾文的困惑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戎嘉余說,達爾文進化論的一個重要論點是漸變論,即物種是通過微小的優勢變異逐漸改進的,突變是很少的。他曾說過:“如果任何複雜器官不是從無數連續微小的突變而來,那麼我的學說將要瓦解。如果自然選擇需要借助突變進化過程才能說得通,那麼我將棄之如糞土。如果任何進步加上神奇就是所謂神創論,那麼自然進化論就分文不值。”但是,對於這一點理論,達爾文顯得有點憂心忡忡。最令達爾文困惑的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根據古生物化石研究,大約6億年前,地質學上寒武紀的開始階段,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在幾百萬年的很短時間內出現了,而在寒武紀之前更為古老的地層中長期以來卻找不到動物化石。達爾文曾承認:“寒武紀大爆發現象仍未能解釋,且確是可用來作為證據打擊我的觀點。”不過,他仍然堅信,寒武紀的動物一定是來自前寒武紀動物的祖先,是經過很長時間的進化過程產生的,只是地質記錄不完全。

驚人的科學發現

寒武紀大爆發的典型代表是被稱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的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我國科學家通過對澄江動物群化石的發現和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寒武紀大爆發”的整體輪廓,證實幾乎所有的動物祖先都曾經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一發現在很大程度上說明,生物的進化並非總是漸進的,而是漸進與躍進並存的過程。

“眼睛”令偉人犯難

“ 使達爾文不寒而慄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眼睛,它是怎麼演變而來的。”戎嘉余說。事實上,確實有不少反進化論者借眼睛大做文章。此外,對於羽毛的產生和演變,達爾文也非常犯難。“還有一個達爾文深感困惑的,就是有很多生物他找不到中間類型。”達爾文的犯難,並不是他對自己的理論有所動搖,而是囿于當時的科技發展水平和化石資料,他找不到相關的直接證據。

複旦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鐘揚說,達爾文在早期的《物種起源》版本里比較多地推崇自然選擇。“根據他的理論,認為生物進化中有害的突變比較多,有利的突變很少,而經過長期的進化過程,有利的突變經過自然的選擇終於占到了上風,把有害的突變去掉了。”而後來的科學研究發現,實際上還有一些既無益又無害的驅動力。上世紀60年代,日本科學家木村資生提出中性突變學說。他通過分子生物學研究發現,在分子水平上,大多數進化演化和物種內的大多數變異,不是由自然選擇引起的,而是通過那些對選擇呈中性或近中性的突變等位基因的遺傳漂變引起的。“從分子生物學的水平看,有害的突變和有利的突變都不是很多,多的是不好也不壞的中性突變”。

鐘揚還表示,早期的進化論者描繪出了一棵“進化樹”,而如今的科學家已經發現,某些病毒的進化歷史可能不是一種樹狀結構,而是一種網狀結構。“我們寧願相信進化樹的存在,而病毒只是飛舞在進化樹枝間的蝴蝶。”鐘揚說。但不管怎麼說,在病毒的進化歷史領域,用“生物進化樹”來開展研究存在許多缺陷。如何構建更為全面的進化網絡,是擺在科學家面前的一項嶄新課題。

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