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exhibit extend

2014 Dec 22-28

香港現代水墨畫會年展 2014

HONG KONG MODERN INK PAINTING SOCIETY ANNUAL EXHIBITION 2014

獻辭 古代文人雅士、書畫名家或酬唱雅集、或結社文會,旨在同好觀摩,交流心得,共享文藝理念,以作提昇弘揚,由是會社和流派漸次形成,在文化傳承上留下足跡和作出貢獻。降及二十世紀,由於強調廣宣流布、教育功能和社會使命,文化界中團體、會社的湧現和活動更呈活躍。它們不但將一己理念和實踐展現在文化範疇中、更廣披社會各層面、深入民眾,在政治、文創、教育、宗教各領域發揮影響。香港在六、七十年代開始長足發展。在文化藝術上,不祇傳承中國文化傳統,更能兼容兼包,吸納西方藝術思潮和現代精神。藝術家從各方面孜孜求索、拓境開新;並且結友聚會,切磋交流,促成不少藝術團體出現,尤其在水墨畫的範疇中更呈蓬勃,開啓中國畫的新篇章和締造了香港當代水墨獨有的精神面目。其中「香港現代水墨畫會」為其中代表團體之一,並且持續發展,生生不息。

在台灣的水墨畫大師劉國松於1971年來港,在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執教。他主張革新中國畫,其革命性理論和技巧、題材上的創新引起極大迴響和在藝壇上帶來震動。他首創「現代水墨畫」課程和多次「現代水墨畫文憑課程」。1977年,劉氏和其學生促成了「香港現代水墨畫會」的誕生。畫會以研究、拓展和推廣現代水墨為宗旨,尊重會員不同風格和面目,並經常舉辦展覽、講座和課程。近年來更積極鼓動兩岸四地的交流,在現代水墨畫發展上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畫會成員不局限於曾受業於劉國松或受其啓發的畫家,並招摹了其他從事現代水墨、具有個人面目的畫家。三十多年以來,畫會中不少會員已成為香港畫壇上和中堅和活躍份子。其中包括陳成球、陳君立、李君毅、梁楝材、劉金芝、楊國芬、鍾立崑、派瑞芬、馬桂順、劉偉基、管偉邦、郭漢深(已故)、夏碧泉(已故)和今次參展的其他畫家等等。「先求異、再求好」是劉國松名言之一,「求同存異」也反映畫會會員的創作實踐精神。他們共同之處是不斷探索和拓展水墨畫的書寫性、隨機性、自由性、紙張肌理和筆墨技巧等;有異之處是在題材處理、鋪陳佈局、筆情墨意的發揮能隨個人體驗、尚好、創意和獨特銓釋而建立創新精神和面目,令水墨意象跨越界限,不但在中國文化藝術界域中拓境開新,也在國際藝術層面上獨樹一幟。在此,我謹希望「香港現代水墨畫會」各會友能彼此砥礪,共同努力,更上層樓,令現代水墨長河不斷、邁向未來。今次展覽也特邀已故會友郭漢深和夏碧泉的遺屬借出其遺作參展,以示敬意。郭漢深畫藝精湛,在題材、風格和筆墨上別有創意,惜英年早逝,否則成就當更上層樓。夏碧泉自學藝術,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靈感,在攝影、版畫、雕塑,以至晚年的水墨畫,均表現了他樂天進取的人生觀和藝術觀。他活至耄耋,告別塵寰,留下大量珍貴照片、文獻和作品,在研究香港藝術史上至為重要,希望文化藝術界能予以珍惜,好好利用。我在此謹向兩位藝術前輩致意,衷心感謝他們在藝壇上的貢獻,更祝願「香港現代水墨畫會」迭有發展,再創高峰。

鄧海超

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客席教授

2014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