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施與輔導
本部自 108 年補助 6 縣市試辦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自 109 年推動全國計畫,計畫內容為應用「因材網」,教師引導學生培養自 主學習的過程中,善用數位科技工具及數位學習平臺進行輔助,教師 可藉由觀看學生於數位學習平臺學習紀錄及 AI 診斷測驗結果,了解 學生不同的學習路徑,提供適切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的目 標與學習成效,並提升學生應用科技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110 年起 逐漸擴大計畫規模,110 年中小學計有 726 校、3,538 位教師、約 8.5 萬名學生參與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並補助縣市政府專責人力,提 供各校數位學習平臺操作諮詢服務、擔任縣市輔導團隊聯絡窗口、計 畫資料蒐集、督導學校載具及數位學習平臺使用情形、聯繫各校輔導 事務及執行入校陪伴等工作。
另透過大學端成立北、中、南、東四區域輔導團隊,提供參與學 校教師教學諮詢與輔導工作,包含入校輔導、追蹤行動載具教學與學 習應用情形、並辦理教師科技輔助自主學習增能培訓等。
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為鼓勵教師運用科技工具及數位學習平 臺輔助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正向推動成效,惟囿於經費與人力限制,採競爭型補助計畫,僅能以示範性質辦理,無法全面 大規模推行。
(二)學生學習成效提升
學生應用數位學習平臺學習學科的內容,至目前全國申請帳號 使用學校超過 4 千所,約 198 萬名註冊帳號。109 年應用「因材網」 協助學習落後學生之結果顯示,參與學習扶助學生在本部科技化評 量系統的「成長測驗通過率」,使用「因材網」4 小時以上者相較於 無使用者,在國語、數學及英語領域分別增加約 19.9%、26.4%及 23.3%, 且參與計畫使用因材網學習一年以上者,數位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 表現高於未參與者,顯示此學習模式有顯著成效。
教育部 109 年「臺灣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調查」結果發現, 超過九成以上學生(國小 96.3%,國中 98.6%,高中職 99.2%)都已 在使用網路,顯示各學習階段學生上網情形相當普遍;六成以上學生 (國小 60.8%,國中 60.4%,高中職 76.9%)每周至少 1 次以學習為 目的在網路上尋找資料或影片,然而每天至少 1 次上網以學習為目 的比率則偏低(國小 15.2%、國中 21.5%、高中職 38.9%),且因為 課業或自我成長的需要而使用相關數位學習平臺比率大多不超過五 成(國小 55.02%、國中 36.85%、高中職 23.45%),顯示學生尚未普 遍使用數位學習平臺輔助學習,具有擴大推動必要,惟目前學習載具 數不足,課堂或家中常態使用載具學習情形尚不普遍,限制了科技輔 助自主學習的普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