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執行步驟與分工
二、 執行步驟與分工
二、 執行步驟與分工
(三) 計畫三:教育大數據分析計畫
1. 召開協調會議:召開跨司署會議並邀請民間優質數位平臺建置單位參 與,在既有的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數據分析平臺基礎上,討論蒐集數據內容等執行方式。
2. 發展資料分享 API:補助縣市政府與民間單位等建置數位學習平臺資 料分享 API,以利蒐集學生在各數位學習平臺使用數據與相關資料。
3. 建置國家教育大數據資料庫:透過上述各數位學習平臺 API、學生學習 成效資料與本部 MDM 蒐集資料,搭配學生學籍資料,即可匯集建置教 育大數據資料庫。將召集國內教育、資工、電機等領域數據分析與資 料倉儲專家,依照上述蒐集資料內容與分析需求,建置教育大數據資 料庫。
4. 提供去識別化資料、開放資料加值運用:與資安專家討論,提供合宜 的去識別化資料,開放資料供公私立單位加值運用及推廣使用,加速 教育產業加值。
5. 建立國家教育大數據分析團隊與分析模型
(1) 將聘請教育領域數據分析專家、數位學習領域資料庫建置專家與 人工智慧技術專家組成我國教育大數據分析團隊。
(2) 根據資料特性、教學目標、教育單位需求,分別建立合宜有效的 教育大數據分析模型(如圖 4),分析教育大數據資料,提供各使 用者適當建議。
6. 計畫導向培育我國教育大數據分析人才
(1) 依照教科文組織建議(UNESCO, 2019, 2021)與配合智慧國家方 案,補助大專校院或研究機構。
(2) 建立教育大數據相關微學程或開設短期培訓課程,培養我國教育 大數據分析高端人才,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
7. 業界加值應用
透過去識別化資料,強化公私立教育團隊、學術界與業界相互 合作,提供數位學習平臺內容與使用者介面改善建議,加速教育產 業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