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好好聽你說
對話困難的時代,聽人說話,和讓人聽你說話的技術
對話困難的時代,聽人說話,和讓人聽你說話的技術
日本2023年新書大賞第5名 銷售突破100,000本!
《朝日新聞》《讀賣新聞》《日經新聞》《每日新聞》《產經新聞》熱門推薦!
「對話困難時代」難得一見的暢銷書!
溫暖心理師所傳授,溝通的奧義
|作者簡介|
東畑開人
1983年出生於東京。臨床心理師、京都大學研究所教育學研究科博士,專業領域為臨床心理學、精神分析、醫療人類學。曾在沖繩的精神科診所工作,之後於十文字學園女子大學擔任副教授,現為「白金高輪心理諮商室」主持人。
以沖繩的工作經歷寫成《只要存在著就好:我們需要的,都只是一個安身之地――一個臨床心理師的照護現場手記》(仲間出版)之後,獲得朝日新聞大佛次郎論壇賞、紀伊國屋人文大賞,成為備受矚目的新銳暢銷作家。另著有《鄉下的醫生笑了》、《日本常見的心理療法》、《內心封閉時代的街角諮詢室》(遠流出版)、《什麼都找得到的夜晚,只是找不到我的心》(大田出版)等書。
|內容介紹|
「我老公都不聽我說話」
「我聽不懂我太太在說什麼」
「我的爸媽不懂我、我的主管不懂我」
「不知道我的孩子在想什麼、不懂我的下屬在想什麼」
「我說了無數次,但那個人根本不聽我的話……!」
在工作中我很擔心我的下屬,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家裡有抑鬱症患者,我該如何傾聽他們的聲音?
身旁的人都不理解我,我該怎麼跟他們說話?
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不聽人說話」、「對話困難」的時代。
為什麼,我們變得無法「聽人說話」呢?
有時是因為你很急,沒耐心,有時是因為你已經有了成見,有了情緒……
尤其是,當你的內心承受很大的壓力、感覺到威脅時,你就會聽不進別人的話。這時候,其他人都會變成「壞人」、「敵人」。於是你封閉自己的心,變成「孤立」的狀態。
人們只有在說的話有人聽的時候,才能聽進去別人說的話。
所以,當你無法「聽」時,要先從「讓別人能聽你說話」開始。如此才能構成「我聽你說」—「你也聽我說」的循環,重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只要你說的話有人聽,就能產生安心感,人就能改變,情況會好轉,進而達到理解與溝通。
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
「聽」指的是單純的聲音進入耳朵,而「傾聽」則是聽到了說話的人內心的心聲。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傾聽」比較困難,也是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但是,「聽」其實比「傾聽」更困難,也更重要。
世上有太多關於「傾聽的技術」的書籍,但是,身為心理師的我還是非常的不滿足。為什麼呢?因為當我們需要「聽人說話的技術」時,卻不知道到底該用哪一招才能奏效。
例如,合作夥伴、家人、或是同事等身旁的人正為了人際關係而苦惱時;或是社會上面對政治、社會議題已經造成敵我對立時,此時最是應該冷靜地好好對話的時候,而我們卻完全陷入了「聽」的功能殘缺不全的困境。一方所說的話完全進不了另一方的耳朵。
這時的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聽人說話的技術」,而是「讓人聽你說話的技術」。
因為我覺得我們沒有辦法聽人說話,主要是因為別人不願意聽我們說話所導致。
「聽」真的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這本書我就從如何「聽」的一些小技巧,到如何「讓人聽你說話」的方法,將我二十多年來的所學和臨床經驗都寫在這本書中。
【聽人說話的技術】
讓對方決定時間和地點
讓眉毛幫你說話
誠實為上策
讓沉默成為力量
忍一下再回應
不回答問題,只是附和
像鸚鵡一樣重複對方說的話
對方的感受和事情的原委都要了解
善用「我不懂」
想一些不會傷害人的用詞
不知道說什麼的時候,就問問題
約好下次見面的時間
【讓人聽你說話的技術】
日常生活篇
找個身旁的位子坐下來
一起去洗手間
回家時一起同行
線上會議後,留到最後再走
圍著營火聊天
簡單的工作一起做
試著說點別人的壞話
緊急事態篇
一定要提早告知周遭的人
表現出心事重重的樣子
那就頻繁地去洗手間吧
談論一些服用的藥品、健康檢查之類的話題
試試配戴黑色口罩
故意遲到或是錯過截止日期
|讀者推薦|
「誰都有不順遂的時候,那就請打開這本書,讓自己喘口氣,你會看到你需要什麼,又該由何處著手,你一定可以的。這是一本從今天起就能派上用場,絕對是你會一直想放在身邊的一本書。」
「讓人聽你說話、或是聽人說話,不但可以自救,也可以救人。希望被人了解,有了這樣的心情,我們就會想要知道該如何說、學習說話的技巧。也正是這樣『聽的力量』形成了柔軟的溝通,人也會改變,建立起良好的連結關係。」
「『聽人說話』與『讓人聽你說話』總是不斷地在我們生活中一再重複,遇到過於複雜不是一時半刻可以馬上解決的問題,也請您一定要營造這種『聽』的氛圍,真的太重要了!當你的人生路上遇到了不如意,也請暫停腳步,讀一下這本書,絕對可以指引你重回本位。這真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