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大解謎
從核食、核電、核彈,到X光與手機電磁波,安心生活必了解的生存常識!
從核食、核電、核彈,到X光與手機電磁波,安心生活必了解的生存常識!
作者:提摩西.約根森 Timothy Jorgensen
譯者: 王惟芬
出版社: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電影《奧本海默》中的「曼哈頓計畫」,背後安全程序竟有重大瑕疵?
⚠ 乳房X光檢查是否會增加罹癌風險?把手機放在褲子口袋裡會導致不孕?
⚠ 一直滑手機讓你得腦癌?在福島核災發生後,吃海鮮還安全嗎?
對輻射有千百疑問?本書幫你大解謎!
|作者簡介|
提摩西.約根森(Timothy Jorgensen)
華盛頓特區喬治城大學放射醫學和生物化學教授、健康物理和輻射防護研究生項目主任,專長為輻射生物學、癌症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約根森教授獲得國家公共衛生審查員委員會(NBPHE)的公共衛生委員會認證,並曾在國家輻射防護委員會 (NCRP) 任職。他目前擔任喬治城大學輻射安全委員會主席,定居於馬里蘭州羅克維爾。
|內容介紹|
本書作者,喬治城大學輻射安全委員會主席、曾在國家輻射防護委員會任職的首席專家--提摩西.約根森,
將複雜的輻射科學,化為生動的故事,帶領讀者穿越輻射的歷史長河,
從X光的發現到世紀核災,從科學家的研究探索到日常生活的輻射暴露,結合了趣味性和易讀性,
透過提供知識和理解,絕對消除你聽到輻射的恐慌與不解。
● 輻射無所不在,光也是一種輻射!
從醫療診斷、核電,到日常用品,輻射早已融入日常生活,無孔不入。
其中哪些你該擔心,例如X光檢查、行李掃描儀到底致不致癌?
哪些又只是以訛傳訛、自己嚇自己,像是「電磁波敏感症」?
此外,你也許會震驚地得知:人體自己就會不斷發出輻射!
● 永恆的兩面難題,我們如何使用輻射?
輻射既能致癌,也能治癌。放射線治療難道不會有後遺症?
當核電廠出意外,會不會像核彈一樣大爆炸?(劇透:其實很難)
福島核災已過去十幾年,現在吃海鮮超級安全,真的嗎?
為了食衣住行的安心,我們都得懂一點輻射。
● 世界結束的方式:核彈打來怎麼辦?
自曼哈頓計畫後,人類親手打造出足以毀滅世界的武器。
若有朝一日核彈落下,老百姓該怎麼短時間內評估風險?
就算挺過第一波轟炸,倖存的人們該怎麼自保?
美國為了「世界和平」,曾讓十幾顆待命核彈滿世界亂飛,又釀出多少災難?
全方位輻射詳解,破除 99% 恐懼迷思!
50 則科普故事 ╳ 日常風險評估最完整指引
專家、政府官員、市井小民,人人都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