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帝國
全球科技監理之戰
全球科技監理之戰
— 揭露數位帝國的權力博弈,如何主宰全球未來 —
美國科技巨頭主導數位生活/中國基礎設施擴展全球/歐盟法規改變企業行為
這三大勢力,以「帝國」之姿,悄然改變地緣政治的規則
★ 《金融時報》評選年度最佳經濟學書籍 ★
《數位帝國》憑其「開創性」解答我們時代的主要挑戰:數位經濟監理難題
|作者簡介|
安努・布拉福德(Anu Bradford)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的頂尖法律學者,也是國際法與數位監管領域的重量級專家。她以「布魯塞爾效應」聞名,主張歐盟透過嚴格規範(如GDPR)影響全球企業行為,成為數位時代的規則制定者。在《數位帝國》中,她進一步比較美國的自由市場、中國的國家控制與歐盟的價值導向,探討誰將主導未來的數位秩序,為讀者揭示技術與權力的全球格局。
布拉福德的思想萌芽於芬蘭。她在赫爾辛基大學修習法律,後赴哈佛法學院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並在布魯塞爾從事法律實務,親見歐盟政策的跨國影響。這啟發她研究監管如何成為全球化權力的核心。她曾於芝加哥大學任教,自2012年起在哥倫比亞大學深化此議題,從著作《布魯塞爾效應》到《數位帝國》,剖析三大強權在人工智慧與數據治理上的競爭軌跡。她的洞見獲世界經濟論壇高度肯定。布拉福德的著作「勾勒出數位時代的權力藍圖」。
《數位帝國》是布拉福德對數位監管與全球權力關係的最新探索。她以清晰的比較框架,剖析美國、中國與歐盟在技術治理上的衝突與影響。這本書入選為《金融時報》年度最佳經濟學書籍,並於2024年榮獲Stein Rokkan比較社會科學研究獎,成為理解當代數位挑戰的權威之作。
|內容介紹|
這場權力博弈的深層,隱藏更複雜的戰線:
-美國科技巨頭(如Google、Meta)以市場自由擴張全球,卻面臨隱私與壟斷的質疑;
-中國的數位基礎設施(如華為5G)悄然織就全球網絡,卻被視為國家控制的擴張;
-歐盟的嚴格法規(如GDPR)挑戰企業行為,卻引發創新的界限之爭。
《數位帝國》帶你進入這三大帝國的內部,揭示監理如何成為地緣政治的隱形武器。
本書作者、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布拉福德,將數位時代的全球競爭比喻為「帝國」之間的角力。
聚焦於美國、中國與歐盟三大勢力,如何透過各自的監管模式爭奪數位經濟的主導權,進而影響全球的經濟、政治與社會秩序。書中以「帝國」的概念,揭示這些強權不僅在技術與市場上競爭,更在輸出價值觀與規則,試圖擴張各自的勢力範圍。
這場競爭並非單一戰線,更分為兩個層面:
國際水平競爭:美國、中國與歐盟在全球舞台上爭奪影響力。美中科技戰涉及供應鏈脫鉤與技術霸權,歐盟則以監管權力挑戰雙方,試圖塑造符合其價值觀的數位秩序。
國內垂直競爭:各國政府與科技公司之間的博弈。美國依賴科技巨頭維持競爭力,中國將其作為國家代理人,歐盟則試圖削弱這些公司的權力。這兩層面的交織,讓衝突既激烈又受限,難以全面爆發或徹底平息。
為什麼《數位帝國》很重要?
獨特視角 > 作者以「帝國」為喻,生動描繪美國的市場自由、中國的國家控制與歐盟的權利保護,如何在數位時代交鋒。這是其他書籍少有的深度與廣度,讓你從全新角度理解科技背後的權力遊戲。
權威來源 > 作者布拉福德作為國際知名的法學專家,結合學術洞察與實務分析,賦予這本書無可比擬的可信度。
全球趨勢 > 書中探討「分裂網」與「數位主權」等關鍵議題,揭示數位監管的未來走向。這些洞見將幫助你預見趨勢、抓住先機。
台灣相關性 > 台灣在全球數位競爭中的特殊地位,這本書清楚描繪各方勢力背後的驅動力與意識形態。
本書專屬讀者與推薦必讀原因——
☑ 如果您是 >「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研究者」
必讀原因:書中將美國、中國、歐盟比喻為「數位帝國」,探討其透過市場導向、國家控制,以及權利保護的模式輸出影響力,並預測未來數位秩序走向,對研究地緣政治的人是重要參考。
☑ 如果您是 >「科技與政策愛好者」
本書系統分析數位經濟演變,從1990年代技術樂觀主義到當前監控資本主義與權力集中,並探討美國、中國、歐盟三大監理模式的競爭,提供宏觀且具洞察力的視角。
☑ 如果您是 >「商業與科技相關人士」
書中揭示亞馬遜、Apple、Google、Meta等公司的經濟霸權(2020年總市值達7.5兆美元),並分析併購策略與反壟斷法漏洞,對想了解數位經濟競爭格局的人極具吸引力。
☑ 如果您是 >「關心隱私與民主的公民」
書中描述科技公司如何利用使用者資料(如劍橋分析醜聞)、平台如何成為仇恨與暴力內容溫床(如基督城清真寺屠殺直播),以及政府與企業如何侵蝕個人自由,引起重視公民權利的讀者共鳴。
☑ 如果您是 >「對人工智慧與未來趨勢好奇的讀者」
書末提及AI快速發展可能放大監控、假訊息與勞動市場顛覆等問題,並提出樂觀與悲觀預測,吸引對科技未來影響感興趣的讀者。
|推薦語|
布萊德.史密斯(Brad Smith)| 微軟副主席與總裁
「布拉福德在科技和社會交匯處的三大競爭性監管體系提供了全面而平衡的觀點。《數位帝國》是任何希望了解如何發展一個實用監管框架以滿足全球人們需求的人必讀之作。」
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布拉福德的《數位帝國》對於希望了解政府如何控制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選項的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讀物。美國、中國和歐洲選擇了不同的途徑,布拉福德細致地解析了每個地區的法律和政治背景。布拉福德的觀點明確而理智,這本書絕對是一部力作。」
吳修銘(Tim Wu)|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法學教授
「這是一部關於美國、中國和歐洲聯盟——這些『數位帝國』——內部和之間針對我們數位生活形狀的激烈並且極其重要鬥爭的權威描述。其中一個重要結論是,相對於美國的市場模式,以權利為驅動的歐洲監理模式更有可能團結民主西方,並挑戰中國在數位領域日益增長的控制力。」
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 世界貿易組織前祕書長
「這《數位帝國》對於所有希望了解威脅全球數位經濟性質的衝突的驅動因素和影響的政策制定者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讀物。布拉福德提供了一個細緻且引人入勝的敘述,描述了一個介於分離和持續全球化之間的數位世界。」
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 政治風險顧問公司歐亞集團總裁
「《數位帝國》描述了美國、中國和歐盟之間即將展開的競賽,以推動其監管模型並設定全球數位秩序的規範。這場鬥爭的結果將以不可想像的方式塑造地緣政治地圖。這是一部經過徹底研究、極易閱讀、且恰如其分地出版在此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