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漸光,遮有一个人
thinn-sik tsiām-tsiām kng,tsia ū tsi̍t ê lâng
thinn-sik tsiām-tsiām kng,tsia ū tsi̍t ê lâng
頭家通常透早三點起床去民族路的割貨市場揀菜,轉來到鼓山市場已經六點矣,攢攢ê差不多七點偌(guā)就開始有人客來買菜矣。頭家講伊揀的菜攏是品質較好的,像菜頭攏是機械(ki-hāi)洗好的,較貴,抑毋過品質較穩定,袂像外口賣的彼種頂面閣有塗(thôo)的菜頭,雖然較俗,毋閣品質無好。
頭家買轉來的菜攏囥伊慣勢、固定的位,伊講按呢較袂看毋著去,嘛較知影啥物菜欲無矣,明仔載愛去補啥物菜。
一直到十一點頭家就會開始慢慢收擔,收好差不多下晡一、兩點,今仔日賰(tshunn)的菜就冰起來,明仔載繼續賣,若是較袂囥得的菜,像菜瓜、番麥這款囥久會𢯾𢯾 (mooh)的菜,頭家就會送予厝邊,袂閣賣矣。
頭家逐禮拜一歇睏,因為割貨市場歇睏,無法度補貨。伊佮一寡生理擔攏有加「LINE」,怹會先傳欲愛的物件予頭家,頭家就會先共怹攢好,提去予怹,嘛會算較俗è 。
記錄者:陳曉華
華語釋義:
老闆通常凌晨三點起床去民族路的批發市場挑選蔬菜,回到鼓山市場已經早上六點了,準備、整理好蔬菜後,大約七點就開始會有客人來買菜。老闆說他選的菜品質都比較好,像白蘿蔔都是機器洗好送過來的,雖然價格較高,但相對來說品質較穩定,不像外面賣的那種表面還帶著土的白蘿蔔,雖然便宜,但品質也比較不好。
老闆批發回來的蔬菜都會放在他自己習慣且固定的位置,他說這樣不容易認錯菜,也能夠更直覺地明瞭什麼菜要賣完了,明天需要補貨。
就這樣一直到十一點,老板開始慢慢地收攤,準備打烊,全部處理好大概是下午一、二點。今天沒賣完的菜就冰起來,明天繼續賣,不過若是像絲瓜、玉米這種不太能放,放久了會容易喪失水分而乾癟的菜,老闆就會送給周圍的鄰居,不會再繼續賣給客人。
闆每周一休息,因為批發市場星期一沒有營業,他無法補貨。他跟一些生意攤商都有加「LINE」,這些生意人都會先傳需要的菜項給老闆,老闆就會先幫他們準備好這些菜品,拿去給他們,同時也會以較優惠的價格賣給他們。
記錄者:王苡安、洪琬瑄
記錄者:李昀蓉(台)/王苡安、洪琬瑄(華)
逐工的菜價綴(tuè)民族路割貨市場的價數行,起起落落袂超過十箍。起價抑是落價看菜的量:濟就落價,少就起價,毋過袂講一睏仔就差咧天佮地。
像柑仔蜜較濟對臺東佮中部來,前一站仔臺東的量減少,中部的閣種無夠食,價數就一直起。
華語釋義:
菜價每日根據民族路批貨市場的公定價格進行調整,通常一天每斤價格波動約10元左右。價格漲跌的原因主要取決於供應量:菜量多時價格較低,菜量少時價格則偏高,但整體變動幅度不會出現劇烈波動。
以番茄為例,台東和中部是主要供應地,前陣子因台東產量減少,中部須額外支援,導致番茄價格一度上漲。
記錄者:李昀蓉(台)/王苡安、洪琬瑄(華)
菜有兩款算數(sǹg-siàu)的方式:縛做一把的,像皇宮菜、蕹(ìng)菜,用「把」落去算;其他散(suànn)的,就照磅。
華文釋義:
蔬菜的售賣方式可分為綁成一把與散裝兩種。綁成一把的蔬菜如皇宮菜、空心菜,皆以「一把」為單位計價。若為散裝蔬菜,則使用傳統秤按重量計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