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食的米,對稻仔(tiū-á)到白米愛經過幾若層(kuí-lō tsân)的工夫,一開始對農民遐收的稻仔,愛先收過去米絞(bí-ká),絞過了後才落去冷凍保存,了後看一改欲愛偌濟米,才提出來絞。絞米會予米有四種變化,第一擺叫粟仔(tshik-á),第二擺叫粗糠(tshoo-khng),第三擺就是幼糠(iù-khng),粟仔的皮分作兩層,外殼是粗糠,內皮是幼糠,最後一擺才變成咱一般看著的白米。粟仔變成白米了後,才會車到米店來賣。
頭家自開這間米行開始,賣的米攏是對雲林西螺來的,已經對西螺叫五十偌年的米矣。西螺有一條西螺溪,是濁水溪(Lô-tsuí-khe)的中站,所以西螺這的土質較黏,適合種稻仔,這種土質種出來的米誠穩定、好食,人客嘛攏真佮意。
華語釋義
我們吃的米,從稻子變成白米要經過好幾個步驟。一開始從農民那裡收割來的稻子,要先經過碾米機的處理,穀殼處理完後才送進冷凍保存,之後就看一次要用多少米,再拿出來處理。精米的程度要經過四道程序,第一次完成的叫米穀,第二次完成的叫粗糠,第三次就是細糠,米穀的皮可以分成兩層,外殼是粗糠,內裡是細糠,最後一次完成後才會變成我們一般看到的白米。米穀變成白米之後,才會運到米行來販賣。
老闆從開這間米行開始,販售的米都是出產自雲林西螺的,已經從西螺進了五十多年的米了。西螺有一條西螺溪,是濁水溪的中下游,所以西螺這裡的土質比較有黏性,適合稻子生長,這種土質中出來的米很穩定好吃,客人都很喜歡。
記錄者:張淑怡
一般來講,米差不多會使囥(khǹg)一個(kò)月,一個月若食無了就愛提去冰,若是米鼻起來有一个臭殕(tshàu-phú)味[霉味],代表這个米已經過期,變做老米矣。這馬的米已經做甲有冷凍的技術矣,現割的稻仔直接冰入去冷凍,欲愛才提出來絞,所以這馬的米按怎食攏好食;較早的米攏囥佇外口自然曝(pha̍k)予焦(ta),食起來就較無好食。食無了的米愛冰冰箱就是因為溫度有差,絞米的時陣只有十五度,毋過外口有三十幾度,米若囥久自然會生龜仔[米蟲]。
米店的米攏是量銷偌濟,就共廠商買偌濟米,米無法度囥傷(siunn)久,所以愛看賣的量來進貨,數量攏愛控制予好,保證佇十五工的期限內。米若是囥傷久生龜仔,會使用報紙舒(tshu)[鋪]咧桌頂,米倒起去(khí-lì),囥佇有蔭(ńg)的所在,米蟲就會家己趖(sô)走[華:爬走]矣,按呢米就閣會使食矣。
華語釋義
一般來說,米大概可以放置一個月,一個月內還沒吃完就需要拿去冷藏了,如果米聞起來有霉味,代表這個米已經過期,變成老米了。現在的米已經發展到冷凍的技術了,現割的稻子直接冰進冷凍庫,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處理,所以現在的米怎麼吃都好吃;以前的米都放在外面自然曝曬,吃起來就比較不好吃。吃不完的米要冰冰箱就是因為溫度落差,處理米的時候只有十五度,不過外面有三十多度,米如果放久自然就會長米蟲。
米行的米都是銷量多少,就和廠商買多少米,米沒辦法存放太久,所以要看賣的量來進貨,數量都要控制好,保證進貨量在十五天的期限內。米如果放太久長米蟲,可以用報紙鋪在桌上,米倒上去,放在陰涼處,米蟲就會自己爬走了,這樣米就可以繼續吃了。
記錄者:張淑怡
記錄者:陳又瑄
長秫米佮圓秫米攏會使到東成米行買,除了(tû-liáu)看起來無仝,𪜶煮起來嘛有差。頭家講南部人料理的時陣較無咧分,煮啥物攏用長秫米;抑講是中部人佮北部人𪜶就會曉。圓秫米煮過了後會較軟,若欲做甜粿、做圓仔就愛用這,假使講欲包肉粽就愛用長秫米。
華語釋義:
長糯米和圓糯米兩種都能在東成米行買到,除了外觀上的差異,它們在烹調上也有不同的效果。老闆說南部地區的人在料理時較不介意這種差別,製作各種糯米料理都用長糯米;而中部以北的人則會依照它們的特性,在料理時選用不同的糯米。圓糯米在烹煮後比長糯米更軟,所以製作甜粿或湯圓都用圓糯米,而包肉粽就會用長糯米。
記錄者:陳又瑄
毋通予伊黏牢牢
煮米嘛會有一寡鋩角(mê-kak),譬如講咧炊(tshue)秫米的時陣,一定愛注意𪜶會黏。若是驚牢鼎(tiâu-tiánn),就愛會記得(ē-kì-tit)佇鼎內抹油(buah iû)。而且,人一般用電鍋煮米,攏是一杯米加一杯水,猶毋過煮秫米的時陣愛減水,變做是一杯米加六分水。
華語釋義:
煮米也會有一些需要留意的地方,像在蒸糯米的時候,要注意它們有黏性,為了防止沾鍋,要在鍋內抹上一層油。而用電鍋蒸一般的米,通常都是一杯米加一杯水,在煮糯米的時候反而需要減少水量,變成一杯米加六分水。
炊甲爛爛爛(nuā)
講著牢鼎,阮向頭家請教煮糜的祕訣(pì-kuat),才知影(tsiah tsai-iánn)原來頭家攏用電鍋煮糜。外口(guā-kháu)囥一杯水,內底的水淹(im)過米,閣再加一寡。了後就會使共電鍋開開、輕輕鬆鬆(khin-khin-sang-sang)等糜煮好矣。按呢佮瓦斯(gá-suh)煮比起來閣較方便,毋但(m̄-nā)袂牢鼎,閣無需要顧火。
華語釋義:
說到沾鍋糊底,我們向老闆請教了煮粥的訣竅,原來老闆都是用電鍋煮。在外鍋放一杯水,內鍋的水沒過米再更多一些,然後按下開關,就能輕輕鬆鬆的等粥煮好了。比起瓦斯煮來的方便,既不會糊底,也不需要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