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第一次上課,這堂課竟然是使用TINKERCAD。這個網站記得在高中的時候也有用過,當時不是用於3D列印,是用來設計雷射切割的造型,當時還用一些邊角木頭列印出了一副小拼圖,現在還放在家中。多虧高中時有用過,我對於這個網站跟Arduino有著一定程度的熟悉,當年也要自己編程式碼,我猜這次應該也是吧,總覺得有種回到高中時代的感覺,整個人年輕了許多。
不太了解TINKERCAD的形成群組功能的原理,每次我看這個專案的簡圖明明都有不同的顏色,甚至剛打開專案時雪人也是各部件分離的狀態,加載一段時間後才變成一坨白色。
在禮拜二的時候助教像我們宣布了一個壞消息,第一次上課列印的雪人全軍覆沒,全部變成環保的玉米廢料。老實說還蠻意外的,雖然我們這一組列印雪人連一分鐘都不到就黏在注射孔上,直接宣告失敗,但當時看其他組的有一些還有模有樣的,結果竟然沒一個成功。我猜原因是線材太軟了,在印這種下窄上寬的物體容易塌下去變成一灘,或許這種線材比較適合印類似金字塔那種上寬下窄的物體也說不定?
10/21
這次的上課內容與預期的差不多,是上一些關於Arduino的簡單介紹,以及面包版的使用方式、公母線的使用、電阻對於防止電器燒壞的重要性、LED燈的介紹等內容。沒意料到的是居然給了一整套上述提到的設備,老實說幾年前聽高中老師在講還以為一塊Arduino板很貴,最近上網查了才知道原來只要400~600元左右就好。
在成功讓兩個LED燈交替閃爍後,我就準備收拾東西去上英文課了,結果發現找不到方法把這些東西收起來,只好對著放置壓克力板的袋子努力塞,花的時間反而比組裝成左圖那個樣子花的時間還久。
11/11
這次上課拿到了兩個按鈕,並有助教教學如何使用,這次的作業十分簡單,讓按鈕按下去會亮,放開不會亮,還有一個回家功課,是要設計成像是電燈開關一樣,按一下開,再按一下關。在宿舍做了一下,其實也不難,加個變數來紀錄就行了。
相較於我的順利,坐我旁邊的徐先生可就慘多了,果然按鈕的迴路跟燈的迴路還是要分開來,不然真的怎麼亮的都不知道,整堂課都在舉手找助教,助教一離開按鈕馬上失靈,真的好玄。
11/25
這次拿到了光敏電阻,會依據感測到的光亮度,變更輸出的電阻,只是螢幕的亮度改變得有些快速,又不太穩定,導致恐龍常常會突然亂跳,結果就一頭撞上仙人掌,然後就重新更改一下亮與暗的電阻值,就這樣循環往復,然後一個小時就過去了,最終的成績有到暗夜模式。只不過要怎麼讓小恐龍在暗夜模式也能照常跳是真的沒甚麼想法。
12/2
這東西很簡單,不到八分鐘就做出來了,但是準確度令人堪憂,我跟我隔壁的許先生測出來的數值差非常多,記得好像是溫度差十度,濕度差二十度左右,溫度三十多度是真的很扯,感覺若要用這個做相關的企畫書可能要買一個更好的來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Suzq4xXPM
這個是倒車雷達的影片連結,因為想不到其他呈現方式故直接上傳在Youtube。一開始以為這個要做很久,還沒有線路圖所以很慌,後來仔細觀察過程式碼後,大概推敲出了實際的做法,離開教室的時間比預計的早。小東西越來越多了,可能真的要找個小袋子把這些小零件收集起來。
VIP企劃書
組員:411214324 范立翰
企劃名稱:音量檢測器
構想:半夜睡覺的時候,室友有時候會太吵,有時會下床請他們小聲一點,但希望可以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讓我能有個依據。所以會需要一個東西檢測音量並提示我,像是超過一定值會亮燈,或者發聲提醒室友小聲一點。
材料:Arduino一塊,電線若干,麵包版,Arduino 聲音感測模組 (檢測聲音大小),螢幕顯示板(顯示分貝),LED燈(提示音量過大),蜂鳴器(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