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這是第一次上課,但在高中的時候就有使用過TinkerCad和3D列印,然而這是我用TinkerCad用最多的一次,由於那莫名其妙的操作體驗,使得我在高中只使用過4小時,並使我對其留下非常差的使用評價,而這次操作讓我發現他的潛能,雖然不及先前習慣用的程式,但還是一次滿有趣的體驗。而在3D列印的部分,雖然沒用過這個牌子的3D列印機,但他們都操作起來大差不差,當然,我會記取高中搞壞舞台列印機的經驗,便免列印機殺手的稱號再次出現。而最後我覺得這次課程雖然最後面有點急促,但我覺得滿好玩的,尤其是做出一個點抽象的小鬍子後,我覺得來到這門課充滿了希望和未來,希望之後能在這名刻上學到更多我學不到的知識。(還有讓我再次體會到樹梅派的性能,以及中風的感覺)
這次上課使用到的是阿丟諾(arduino),是個既熟悉又不怎麼熟悉的東西,雖說高中整整三年都圍繞著這塊該死的板子,但其實實際接觸的時間卻沒有很多(專題都搞設計層面,板子的部分都丟給組員搞),所以其實在過程中的deBug往往無法第一時間搞定,甚至差點燒壞東西(但被燒壞不是這些板子的天命嗎?)。反正在這次的課程,讓我大致回憶起之前學Arduino的東西,希望不要再搞到短路了(電阻果然是解決一切的法寶)(因為按按鈕瞬間短路導致板子強制斷電,害我以為按按鈕時板子出了問題,導致電腦無法接收資料)。
這周的內容是上周的延伸,而其中我們使用了上拉電阻為信號輸出,這是我第一次使用這種東西,所以覺得滿神奇的。而在打摳的部分,由於高中有學過一點點的C++(超爛的那種)所以沒啥問題,而鍾桂了使用break,我就想用用看while不用if,結果繞了一圈我把while當if來用(唯一的差別可能是這樣比較省運算資源吧...),當然我還是要再說一次,我沒有來炸魚,我很破。(教學的部分可以用,是否判斷過來說明,而不是以上次按鈕狀況來說明,這樣比較好理解)
本周是使用時鐘模組和數字顯示器的搭配,說真的這是我第一次使用函式庫(應該是),所以匯入函式庫這件事讓我大開眼界,arduino函式庫的伺服器真的是馬鈴薯伺服器,慢的可以,讓人中風,完全不知道ㄊ在搞啥。但函式庫這個功能很重要,網上的程式都需要這些東西,最後才能利用CTRL+C以及CTRL+V,太棒了。
本周是利用光敏電阻感知光線大小以控制伺服馬達來轉動,並且利用其來玩小恐龍。其中我覺得調整光敏電阻的參數是最為痛苦的,我看我自己的值根本就沒啥變化,調了又感覺怪怪的,這導致我想起一年前也帶著這些東西去科學園遊會,帶小孩子玩一整天的痛苦,但往好處想,我這次不用再教小孩怎麼玩了。(他們很多都直接玩小恐龍,誰關你用什麼光敏電阻還是伺服馬達)。
期末專題計畫:我不會跌倒喔
器材:陀螺儀、Arduino板、L298N、減速馬達、18650電池、輪子
功能:讓一個移動物體不會一邊倒,要倒了就會有平衡機制!!!!!!
圖之後附上
(這確實是搬過來的,演都不給你演(但我們是同組的應該沒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