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圖書館有新聞聯絡人?」許多讀者聽到這個職稱時,第一反應可能是困惑:圖書館不就是借書、還書的地方嗎?
思維目前擔任這份工作。她的任務,就是將圖書館各種活動、展覽、特色展覽室與分館介紹給更多民眾,讓大家認識並善用這份寶貴的公共資源。
思維觀察到,隨著網路普及,人們獲得資訊的方式已大不同。以往,許多人會到圖書館借小說、光碟來休閒;但現在人手一機,追劇、看網路小說、玩遊戲樣樣來,圖書館的吸引力也相對下降。
因此,若希望民眾繼續走進圖書館、增加知識、提升素養,圖書館就得主動出擊。如何透過新聞報導,讓大家知道「原來圖書館這麼有趣」,成為新聞聯絡人的核心任務。
思維每週都要產出一篇新聞稿。新北市共有29區、109個分館與展覽室,無論是總館還是地方分館的活動,她都得發掘出值得報導的主題或創意,讓媒體願意採用。
她說,看見自己撰寫的新聞稿被媒體大篇幅報導,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除了撰寫新聞稿,思維也常協助活動承辦單位「化妝」,讓活動更有媒體看頭。
例如舉辦寵物主題書展,除了要設計吸睛的展區,還要幫忙尋找可愛的寵物與主人合照,構思新聞標題與切入點,讓整個活動更有「報導價值」。
很多單位其實並不知道媒體需要什麼,這時,新聞聯絡人的專業判斷與協助就變得至關重要。
圖書館每天人來人往,偶爾也可能出現突發事件,例如偷竊、爭執,甚至性騷擾等敏感議題。思維必須協助記者快速了解情況,同時也要顧及圖書館的整體形象,避免受到不必要的負面波及。
有時候,深夜媒體截稿前,記者突然打來確認資料,她都得即刻回覆,幾乎是24小時待命的工作節奏。
思維畢業於輔大中文系,原本個性內向。剛出社會時,她從事文字編輯工作,負責校稿、美術編排與作者溝通。後來進入圖書館,原本負責出版業務,卻因主管認為「你是中文系,一定會寫新聞稿吧?」就這樣展開了新聞聯絡人的職涯。
一做就是十多年,從一開始的緊張害羞,到現在能與各類媒體記者溝通協調,爭取報導機會,這一路走來是她性格與能力的轉變與成長。
思維提到,自己不喜歡與記者來回溝通太多,因此她非常重視新聞稿的「一次命中」。她會根據不同媒體平台、不同記者的需求,精準準備圖片、重點敘述與亮點故事。
因為這樣的用心,她所撰寫的新聞常能獲得廣泛報導,讓圖書館的活動成功被看見。
如果能穿越回大學時光,思維最想再學習的技能是「美術設計」。
不論是過去做編輯,還是現在新聞聯絡人的角色,都需要處理許多視覺素材。她曾經畫過風景明信片,優雅的筆觸與意境讓人印象深刻。這也說明,圖書館新聞聯絡人不只是寫稿,還需要兼具視覺美感與行銷敏感度。
📍後記小語
圖書館新聞聯絡人,表面上只是傳遞活動資訊的窗口,實際上卻是圖書館與社會溝通的重要橋樑。透過思維的分享,我們看到一份看似有趣卻充滿專業挑戰的職務,也人更珍惜每一篇讓我們認識圖書館的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