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聽講,是政治系學生的基本修養
目前就讀東海大學政治學系三年級的郁喬表示,她與班上的同學,大多都是會認真聽講的學生。上課時,她會使用平板做電子筆記,盡可能記錄下老師講授的內容。
她解釋說,政治系老師講授的內容非常廣泛,考試的出題範圍難以預測,因此唯有盡可能地詳細記錄,才能在考試時回想起相關觀點,寫出完整答案。
靜態聽講與動態模擬並行的課堂設計
政治系的課程安排豐富多元,除了老師講課,也包含小組報告、專家演講,甚至模擬歐盟等模擬活動。這樣動靜交錯的學習方式,讓郁喬覺得充實又有趣。她特別喜歡這樣兼具深度與參與感的教學模式。
政治系學生的邏輯與整體觀點
郁喬提到,政治學是一門注重宏觀視角的學門,也會涉略許多其他領域的知識。因此,政治系學生在看問題時,常常能夠從整體角度出發,形成較有邏輯與系統性的觀點。她認為,這種跨領域的整合性思維,讓政治系的同學更容易彼此理解,也有助於與其他科系進行有建設性的對話。
學科特性塑造不同的教室氛圍
她也觀察到,不同科系在課堂中的學習氛圍有所不同。政治學系強調課堂上的知識吸收與討論,因此學生往往需認真聽講;而如音樂、畜牧、建築等科系,則可能更重視創作、實作或設計過程。這使得不同系所的學生在教室中的表現也各有特色。
女生比男生更專注?學習態度的性別觀察
郁喬分享,她發現班上的女生普遍比男生更認真聽課,男生則較常表現得不在意。這樣的現象,與過往在討論《浮萍男孩》一書時提出的觀點相似:在學習態度上,年輕男性與女性之間確實可能存在明顯差異。
手機分心?其實可以共存
談到手機是否影響學習,郁喬回憶起嘉義女中時期,雖然老師不會集中管理手機,但同學們都能自律,上課時專心聽講,下課則珍惜聊天時間。即使在大學,她也認為手機使用並不一定會阻礙學習。
她說,大家多少都會在上課時看一下手機,可能是回訊息,或短暫查看。但即使如此,許多同學依然能掌握老師講課內容。她舉例說,班上的男同學雖然看似不專心,但在考試前卻都能掌握重點內容,彼此也會討論應考策略。
自我要求,是專注學習的內在動力
郁喬表示,自己從小對自我要求較高,很清楚自己該做什麼、該學什麼。一旦覺得自己沒有在進步,她就會主動安排新目標,讓自己不陷入停滯。
校內工讀:結合理想與實作的第一步
課外時間,郁喬擔任老師計畫的助理,協助處理文書、企劃與行銷相關事務。她覺得這樣的工讀非常便利又富有學習價值。
此外,她也熱愛攝影,目前也在學校找到攝影相關的工讀機會,讓自己能夠實際練習與提升攝影技巧。
校外實習:從活動企劃到生涯探索
除了校內工作,郁喬也積極參加校外活動與實習。去年暑假,她曾在新北市青年局實習,負責活動企劃與行銷。她說,工作內容不僅要想出吸引人的點子,還要拍攝短影音、主持活動,過程既有挑戰也充滿樂趣,讓她收穫良多。這段實習經驗,讓她更加確定自己未來希望投入的職涯方向:行銷與公關相關工作。
跨領域的嘗試:為生涯鋪路
雖然目前主修政治學,郁喬也清楚自己未來想走的方向可能與本科系有所不同。她會試著透過選修課程補足行銷、公關相關知識,也希望能趁著大三課程較少的時間,多參與相關實習與工讀機會,累積職涯經驗。
但是,她也提到,許多知識似乎是相通的。現在多了解國際組織、區域整合,其實也是了解組織運作的邏輯,了解人性,這對於未來的工作,應該也會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