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學經歷及榮譽獎項:
美國肯塔基州立大學哲學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名譽教授、校務顧問
國內:傑出研究獎、木鐸獎2 次、終身成就獎、花師及臺灣師大傑出校友獎
兩岸:心理與測驗學術交流卓越貢獻獎、嶺南師院突出貢獻獎
國際:跨文化研究會士、資優教育卓越服務及傑出貢獻獎、美國州榮譽公民
重要影響與貢獻:
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的檢討,主持十二年國教特殊教育領綱修訂工作,建構專業的師資培育制度。
主持特殊教育法的修訂,確保特殊教育學生能夠獲得適切的教育資源和支持。
曾擔任世界資優教育協會主席,並在兩岸合作中促進特殊教育的交流與提升。
在輔導與諮商領域,為國內團體輔導之先驅;編製(修訂)心理與教育測量工作60餘種。
臺灣教育研究院社2024教育研究終身成就獎得獎感言
吳武典
2025/01/10
我是臺灣教育界的老兵,雖然在教育園地耕耘多年,但不敢說有什麼偉大的貢獻;雖然在教育研究的領域多少做了些努力,但不敢說有什麼了不起的成就。今天倖獲臺灣教育研究院社頒給教育研究終身成就大獎,實在愧不敢當。在此深感謝臺灣教育研究院社對個人的肯定,也要感謝在漫長教學服務和教育研究生涯中,滋養我、支持我、協助我的師長、同事和學生們。沒有他們,我的教育生涯將是孤單的、貧瘠的。
這項殊榮也喚起了我多年來從事教育研究的一些心得和反思,在此,「野人獻曝」,提出幾項,敬請大家指教:
一、教育研究要有助於教育改進:教育研究的成果一定要加以梳理或提煉,作為教育決策或教育革新的重要依據。
二、教育研究本於學術良知,要有獨立性:教育不是為政治服務的工具或其他學門的附庸;教育研究應求真求是,不畏權勢,不媚俗,不作假。
三、全球性的思維、本土化的行動:教育研究一方面要有世界觀,跟上時代的潮流,勿故步自封;一方面也要符應本土社會文化的背景和需要,避免「自我殖民」。
面向未來、與時俱進:教育要向前看,教育研究也要有未來性,應打破惰性,鼓勵探索性、批判性和創新性的研究,使教育不但本身與時俱進,且成為引領社會進步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