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台北的computex舉辦的比往年盛大不少,邀請了各國的科技巨頭來演講,並且又再一次推動了台灣AI產業的發展 日期「6月4號—6月7日]台灣的資通訊產業供應鏈有40年的研發經驗和信任積累,已被國際買主認為是最有效率、可靠的夥伴,是全球建構AI的最佳選擇。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6月2日晚間在台大體育館為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發表主題演講,闡述AI生態系統的下一步發展。除了秀出台灣地圖感謝供應鏈夥伴之外,他在這場演講透露輝達最新架構Rubin,也提到數位人類、數位孿生模型等技術。
輝達最新架構Rubin
輝達今年甫推出Blackwell架構,黃仁勳在主題演講表示,輝達的運作節奏是1年,Blackwell架構後的新一代GPU平台,代碼是Rubin;Rubin GPU會在2025年第4季量產,2026年推出。
Rubin GPU將採用8顆高頻寬記憶體HBM4,Rubin Ultra GPU將採用12顆HBM4。市場傳出是採用台積電的3奈米製程。
黃仁勳指出,輝達針對「數位人類(Digital Humans)」技術已經研究很久,數位人類將徹底改變各個行業,從客戶服務到廣告和遊戲,可以成為AI室內設計師,提供設計,或化身醫療工作者,提供即時的護理建議。基於多語言識別和合成,以及可理解並生成對話的大型語言模型,能夠在AI人類呈現逼真外觀,模擬光線在皮膚上的變化。這套數位人類技術可以在雲端上運行,也可以在個人電腦(PC)上運行。
黃仁勳說,未來所有PC都會是AI,提供各式各樣的背景協助,PC也會運行AI強化的應用程式,例如圖片和照片編輯、寫作等,也會內建數位人類。AI會用不同方式體現在PC裡面,未來,PC會是非常重要的AI平台。
NVIDIA Earth-2數位模型
黃仁勳派出他的虛擬AI展示NVIDIA Earth-2數位孿生模型如何更準確預測台灣氣候變化。他的數位孿生模型用中文講述旁白、咬字清晰,讓他大讚「這真是一個奇蹟」。
他說,NVIDIA Earth-2是一個生成式AI模型,以更高解析度生成,速度比傳統物理方法快1000倍。台灣的中央氣象署已用這些模型預測颱風登陸地點,接下來可以模擬建築物周圍氣流,預測像是「下沖」現象,了解是否可能損壞街道或影響行人。
AMD(超微)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展前記者會在6月3日上午登場,由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主題演講揭開序幕。蘇姿丰今天身穿桃紅色外套,一上台就先以中文向大家道早安;他還有秀出了自家最新處理器,蘇姿丰表示,COMPUTEX是產業界相當重要的活動,隨著AI產業革命,改變人與電腦間的互動方式。她接著發表AMD Zen 5架構的新處理器,效能相比前一代提升16%,預計在7月上市。蘇姿丰還展示了第3代Ryzen AI處理器,首波搭載該處理器的筆電包括華碩、惠普(HP)、聯想、宏碁、微星等。
COMPUTEX主辦單位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今年COMPUTEX聚焦AI,吸引30多個國家、全球1200家科技業參與,規模相當盛大,台灣是科技業、資通訊、AI、半導體最重要的國家,強大的產業鏈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取代,所以科技業CEO全都來參展,「這將是2024年最值得台灣驕傲的事情」。
與各大廠合作
而她除了大秀AMD最新處理器,也和聯想、華碩等大廠同台,介紹新款AI PC。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今天也現身替蘇姿丰站台,他表示,華碩全系列產品將採用超微第3代AMD Ryzen AI,並在多領域合作。施崇棠上台指出,華碩包括Vivobook、ProArt、Zenbook、ZEPHYRUS和TUF Gaming全系列產品都將採用超微第3代AMD Ryzen AI。此外,華碩與超微還在掌上遊戲機、商務電腦、工作站、消費電腦、伺服器等領域合作。
蘇姿丰說,宏碁、微星、HP和聯想等多家廠商也採用超微第3代AMD Ryzen AI,估計第一批將有100多款AI PC產品上市。
此外,蘇姿丰也邀請微軟、惠普、聯想及華碩等大廠高層領袖同台,一起介紹自家產品。當中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上台,宣布搭載第3代Ryzen AI處理器的新款Zenbook,將在7月上市。
資料中心領先的AI運算效能
AMD詳述擴展後的跨世代加速器藍圖,在年度進程計畫中展現其如何為生成式AI帶來領先的效能與記憶體。擴展後的藍圖包括AMD Instinct MI325X加速器,預計將在2024年第4季上市,提供領先業界的288GB記憶體容量,結合極快HBM3E記憶體,擴展AMD生成式AI效能領先優勢。新一代AMD CDNA™ 4架構預計在2025年推出,將為AMD Instinct MI350系列挹注效能,相較AMD CDNA 3架構打造的AMD Instinct MI300系列,預計提供高達35倍的AI推論效能。延續效能與功能的提升,CDNA “Next”架構打造的MI400系列加速器預計在2026年問市。
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 於6月4日在「2024年台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X 2024)」活動中發表主題演講。呼應今年COMPUTEX人工智慧(AI)主題,Gelsinger將展示英特爾下一代資料中心和客戶端運算產品,將AI融入到各類平台、安全解決方案和開放式生態系當中,讓創新技術得以普及,實現AI無所不在(AI in everywhere)。
intel 新一代處理器
Intel 在這次的 Computex 展,正式向國內外媒體揭露了新一代 Core Ultra 筆記型電腦處理器及intel Xeon 6 數據中心處理器。且英特爾AI行銷副總裁Nuri Cankaya於演講中分享AI如何改變商業成果,以及新興技術如何透過晶片、軟體和服務擴展更多可能性。
Xeon 6 服務器級處理器
全新類別的 E-core 實現高核心密度與卓越的每瓦效能,為需要高輸送量的雲端規模工作負載提供獨特的優勢。P-core 處理各種工作負載的效能卓越,相較於任何其他 CPU,提供的 AI 和運算密集工作負載效能更優異。E-core 與 P-core 的架構與共用的軟體堆疊相容,擁有最大的軟硬體供應商生態系統,因此可以找到符合任何業務需求的解決方案。
intel core ultra 第二代處理器
Intel 在 Computex 上正式發表了為 Copilot+ AI 筆電而生的 Lunar Lake 處理器。其主打賣點是NPU,相較之前僅為 10 TOPS 的 Meteor Lake 提升幅度相當明顯。不過若是橫向來比的話,昨天登場的 AMD Ryzen AI 300 內建的 NPU 算力已達到 50 TOPS,Intel 在當下的 AI 競賽中仍將面對不小的壓力。
讓人稍有些意外的是,Lunar Lake 借鑑了 Apple Silicon,採用了將 16GB/32GB LPDDR5X 記憶體晶片與 CPU 整合到單一封裝內的設計。雖然無法擴充(想要更多的話只有等下一代 Arrow Lake),但這套方案能讓延遲和功耗降低 40%。與此同時,內顯也升級到了 Xe2。它的遊戲效能在前代基礎上加強了 80%,還有 67 TOPS 的 AI 加速器。
Lunar Lake 共配置了 4 顆 P-core 及 4 顆注重效率的 E-core。其中P-core 改用全新 Lion Cove 微架構,IPC 效能比 Golden Cove (上代大核) 提高了約 14%。而 E-core 的架構也變成了 Skymont,IPC效能高 Golden Cove 約4%。向量和 AI 效能都翻了一番。除此之外,Intel 聲稱 Lunar Lake 的續航力會比 Meteor Lake 強 60%,同時它也支援 WiFi 7、藍牙 5.4、PCIe Gen5、Thunderbolt 4 等特性。
Intel 會從今秋開始陸續向各品牌出貨 Lunar Lake,具體時間未定,而對手 AMD Ryzen AI 300 和高通 Snapdragon X Elite、X Plus 的相關 PC 新品預期在七月便會上市。